壮母语在小学英语习得中的影响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月   作者:许朝银
[导读] 广西崇左主要以壮族人口居多,主要使用的语言为壮语,划分为左江土语区。于2001年秋季学期始在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始,乡镇所在地小学也逐步开设了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为三年级。小学壮母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受到了方言的影响,本文力求把教学实践所发现的困惑提出来并寻求更加适合我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案措施。

许朝银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广西崇左主要以壮族人口居多,主要使用的语言为壮语,划分为左江土语区。于2001年秋季学期始在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始,乡镇所在地小学也逐步开设了英语课程,起始年级为三年级。小学壮母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受到了方言的影响,本文力求把教学实践所发现的困惑提出来并寻求更加适合我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案措施。
【关键词】壮母语;小学英语习得;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2-107-01

        笔者曾在崇左边陲小镇从教小学英语十五年,发现当地大多数孩子都是地道的壮母语者,上学之前讲地方壮话或者白话。到三年级的时候,少数学生的汉语能力还十分低,甚至不会拼读汉语拼音,从没接触过英语。就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开始英语学习。壮母语学生还没脱离汉语的困扰就开始了英语学习,多数小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困难,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感到吃力。壮母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有客观的跨语言障碍,也有来自家长及学生本人的主观认识偏差。因此,我区乡镇地区小学英语的教学进度远远跟不上发达城市的步伐,英语教学成绩也相对较差。经过长期的一线教学,笔者发现壮母语对小学生学习第三语言英语时具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把语言负迁移转化成正迁移。
        一、在语音上,壮母语对英语发音的正负迁移分析及对策
        壮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的印欧语系,二者的语音特点有着极大的不同。在英语发音方面遇到的常见问题集中在辅音的发音上,英语辅音多达28个,而许多辅音在壮母语中基本不存在,这就使得学生感到发音混淆,听力辩音不清的困难。在实际学习中就有个别学生常使用壮语或者汉语相似的音来标注以帮助记忆新词的读音,更有甚者使用汉语拼音加汉字结合的音去代替正确的发音。有些地方的壮话发音习惯里把清辅音发音成浊辅音。如:t,p,k都发成d,b,g的音。壮语中也没有送气的ch音,所以在语音上广西崇左壮母语小学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把负迁移转化成正迁移呢?
        (一)提高兴趣和模仿原声很重要。
        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汉语学习经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学习经验。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回忆学习汉语的过程,以借鉴经验迁移到英语学习中来。学生学习汉语经历了大量的模仿和输入过程,被要求只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使用汉语的环境。我认为英语和汉语的学习是相通的。因此,初学英语时,应从认识一些简单的词汇,会读一些简短的语句开始,关键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出来。教学词汇过程可引用自然拼读,让孩子们知掌握标准的语音,从小灌输发音规则很重要。教师要多让学生听英语原声听力,多模仿原声朗读,也可适当安排一些简单的原声配音练习,以此增强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
        (二)在学好汉语拼音的基础上适当渗透英语音标的教学,达到语言学习正迁移。



        笔者发现学好了汉语拼音的学生学习英语音标是很容易的,因为二者其实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在元音方面,壮语也有六组元音是有长短对立和发音位置不同的,即/a://a//e//æ/、、、、、、英语的元音音素的发音很多都类似于汉语的韵母发音,辅音音素则类似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并且大多数辅音音素都可以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一一对应,虽然英语音素与汉语拼音在音位和发音时的口型不尽相同,但我们在教学音标时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英语的标准发音,这是一个正迁移。
        二、充分利用语调方面的正迁移促进英语习得
        据官方调查,壮语声调多达9个,而英语只有2个基础语调,所以壮母语的学生能轻松驾驭英语的语调。初学者应多听听英语原声广播或者多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有助于提高英语语感和培养标准地道的英语语调。
        三、在语法方面的负迁移及对策
        小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差,语言加工能力也比较弱。当壮母语的小学生初接触英语时,脑子里首先联想到的是壮语中类似的语言点,壮语没有类似语言点就会想到用汉语代替。壮语和汉语的双重影响使壮母语学生难以培养地道的英语思维能力。特别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英语时态习得的负迁移及对策。
        在壮语和汉语中都没有时态,所以教师需要在时态教学时不断反复强调时间和动词形态变换的关系,多举例子,对同类时态进行归类。只有这样反反复复接触,小学生才能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英语语法思维。
        (二)英语句法规则认知负迁移及对策。
        壮语句子比较简短,没有复合句、从句、倒装句之类的复杂的句式结构。因此壮母语学生受原语言的习惯限制,长句读得不通顺,难背诵记忆等;连词成句题型错误率高,学生常按原语言的语序规律简单排列词汇组成句子,完全疏忽了英语的句式结构。对此,习得者应该加强口语表达训练,多观看英语视频或电影,使语言充分输入以达到流利输出。
        四、结语
        在教学中,壮语地区的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些迁移现象。应注重对壮-汉-英三种语言的分析对比,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发挥三语习得者的多语认知优势,由浅入深设计教学内容和步骤。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学生尽可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2]赵晓丽,广西方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与对策[A].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第19期.
[3]林琳,基于语码转换和迁移理论提高广西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6):255,260.
[4]林琳,基于三语习得理论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研究--以壮族为例[A].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1).
[5]曾丽,儿童三语习得中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启示[A].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