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冯玉乔
[导读]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当前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圳市盐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当前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事业单位以往传统的内控理念、技术、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工作需求,加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成为一项关键性工作,同时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其次探讨了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探讨
        引言:
        事业单位发展中,做好内控工作至关重要,这是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能,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记错。但是,当前该项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不重视内控工作、内控信息化水平低等等,这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是不利的,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必须要重视起内控工作,将该项工作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但是,当前我们发现大部分事业单位在发展中,无论是领导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均存在不重视内控工作的现象,缺乏良好的内控意识,思想传统,没有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所在,因此该项工作也就被抛之脑后。此外,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开展了内控工作,但是对于该项工作规划却存在不合理之处,人员配备不到位,无法很好的完成事业单位内控工作需求。总的来说,这主要就是由于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内控意识所导致的,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形式化
        新时期,以往传统的内控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内控工作需求,因此加快内控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当前我们发现大部分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均处于较浅的层次,过于形式化。虽然建立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却仅仅将其应用于通告发布、考勤等方面,没有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现的发挥。甚至有个别事业单位建立了信息化信息,但是却并不适用,如同摆设,在授权审批等各项工作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工作服务效率及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高效应用信息化系统,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知识、技能,进而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但是,当前部分员工思想落后,不具备信息化知识与专业技能,无法很好的应用信息化系统展开工作,这不仅阻碍着事业单位额内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果。
        (四)信息化系统的不适配
        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中,建立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所建立的信息化系统,应保证适合事业单位,方可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当前我们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所建立的信息化系统,并不适用于自身,无法及时提供预警,缺乏健全的内部框架,无法为之所用,甚至会增加工作量,阻碍事业单位发展。
        二、新时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措施探讨
        (一)增强相关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新时期,事业单位相关人们必须要充分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所在,管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内控意识,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借鉴其他事业单位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强化内部控制工作,将内控工作作为日常性工作,达到更高的管理效率及工作质量。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要重视对内控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其内控意识和信息技术水平,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将内控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要强化对内控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其爱岗敬业意识,坚守职业道德,充分发挥出内控工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


        (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制度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及内控信息化建设制度。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加快构建健全完善的内控信息化建设制度,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实际需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建立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内控信息化制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内控信息化建设中,也要积极借鉴我国成功案例实施创新优化,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参考,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制度建设。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中,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内控职权,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监督制度,成立内控监督部门,不定期检查监督制度的执行状况,确保该项工作落实到位。最后,要重视对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绩效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与完善性,定时定期的做好对内控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避免其在工作中敷衍了事,并实施奖惩制度,结合工作人员工作表现进行奖惩,这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工作积极性,高效完成内控工作。
        (三)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
        针对当前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加强教育培训。首先,针对在职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并做好培训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和个人绩效相挂钩,这是提升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其次,要进一步提升内控岗位的准入门槛,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适当提升标准,对应聘人员的理论知识、实操技能、道德素质等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其满足岗位需求。再次,作为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人员,自身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库,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进取,树立忧患意识,督促自己高效完成内控工作。
        (四)建立适应于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系统
        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中,建立与单位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是一项关键性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寻求第三方软件公司的帮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明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首先,要重视对风险防控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系统的建立,事业单位发展中,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及时的预测到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问题并进行预警,然后结合评价系统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规避风险因素的发生。要确保所建立的风险防控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价系统的灵敏性和精准性,以便于更高效的应对危机。其次,要重视对决策系统的建立,决策系统的建立是以预警系统为基础的。预警系统通过收集各项风险数据,然后传输到决策系统展开全面分析,进而为事业单位发展的各项决策工作的开展及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不仅如此,决策系统的建立,能够更加合理的规划事业单位的各项资源,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规避经济活动中的风险问题,提升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水平。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服务性单位,在发展中其资金来源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同样的,事业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也离不开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撑。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关注度,加大对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支持力度,保证内控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要做好对各项资金的合理化规划,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内控信息化建设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关键性工作,针对当前该项工作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为国家、社会以及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哈莉.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9(09):119-120.
        [2]张卫伟.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5):46-49.
        [3]毛京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12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