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展全员家访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坤
[导读]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微信、微博、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家访被人们轻视甚至是忽视,但家访是企业了解和精准掌握职工工作生活情况的一种形式,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好全员家访,是每个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微信、微博、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家访被人们轻视甚至是忽视,但家访是企业了解和精准掌握职工工作生活情况的一种形式,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好全员家访,是每个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全员家访 思想动态
        现今是网络信息时代,虽然有微信、微博、电话等与职工交流的现代化工具和渠道,但依然无法替代“面对面、心贴心”有真情实感的交流。面对企业性质、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许多职工忙碌在生产一线,和外界沟通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加强与职工间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要真正做好却很不容易。而对企业来说,最好的交流方式,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到职工家中沟通交流,才能更好的掌握到职工家庭情况、业余生活、思想动态等。
        一、家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家访人员覆盖面较小,不利于了解职工情况。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家庭居住较为分散,家访一般遵循 “六必访”的原则开展,即:家庭生活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思想不稳定必访、发生矛盾必访、发生意外事故必访,家访覆盖面较小,对于未访职工,仅靠平时工作中的交流、沟通,不能真正了解职工实际生活、思想情况。
        2.对家访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家访工作涉及到企业和职工双方,一方面企业家访人员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认识不足,容易忽略家访工作对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职工对家访工作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认为家访是企业的事,只要自己在岗位认真工作就行,家里面的情况不需要企业了解,同时部分职工认为家访会涉及到自己的个人隐私,导致家访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
        3.家访工作形式单一,活动效果不佳。企业青年职工较多,部分为单身青年,居住宿舍或在外租房,传统的家访形式单一,职工很难开诚布公的与家访人员交流,家访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全员家访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全员家访活动与职工本人、家属深入交流,了解每位职工的家庭状况,生活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婚姻情况、有否网贷、有否伤病等困难),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职工情况;向职工家属讲述企业的基本情况及职工工作状况,使职工家属对职工的工作更加的理解,并听取职工及家属对企业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使企业健康发展。
        三、全员家访的工作原则
        1.统筹协调,细致筹划。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家访方案,统计职工详细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根据家访领导小组成员分管业务及范围,结合各单位职工居住情况,划分组别,并设置组长及成员,对所负责家访范围内的职工进行入户家访,组长及成员对组别内职工相对熟悉,便于交流。
        设置相应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在企业中,对婚丧、生育及伤病住院等慰问标准及经费支出有规定和渠道。在开展全员家访活动中,应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设定家访慰问标准及费用预算,用于对职工进行入户家访时购买慰问品。同时,可对入户慰问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必要的费用支出给予解决。


        要有计划性的安排和选择恰当的时间,充分利用下班及周末时间进行家访,根据职工居住情况,合理安排家访路线,如遇职工生育、生病住院、出现变故等特殊情况,需将家访时间提前,第一时间家访此类职工。
        计划前往职工家中家访时需提前告知职工,让职工家属有心理准备,这样既能体现诚意、又能取得职工的积极配合,事先约定可以避免浪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家访时间长短也要合理控制,要根据具体内容适当调节,一般以一个小时左右为宜。
        对于家在外地,住宿或在外租房的单身青年,前往宿舍或租房家访不是很合适,可以采用小范围座谈的形式开展,如相约几名单身青年,在其租房内、或单位会议室,以座谈的形势交流,同时可与其家属进行电话访谈、视频访谈等形势了解其家庭情况。
        2.目的明确,避“虚”务“实”
        各家访小组在对职工进行家访时,要充分了解家访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家访的目的要求,提前拟定谈话内容和方式,介绍职工在单位情况时要全面准确,了解职工家庭情况时也要深入细致,有的放矢的做好家访工作。在进行家访时,既要了解职工“八小时之外”的情况,也要细致了解职工的家庭情况、困难问题、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工作时间外的生活状况,对职工存在的困难,应及时研究、提出建议、提供帮助,尽可能的帮助职工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让职工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职工家属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等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家访小组要善于对不同的职工家属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若对所有职工家访都采取同样的方式,则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进行家访前,要分析家访对象,提前了解家庭情况,家庭人员结构等,充分尊重职工家庭,使家访工作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同时,职工家访可以促进职工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家庭矛盾的解决,对出现思想波动的职工应及时劝解和引导,纠正和制止,而不是事情发生了才去家访。
        在对职工进行家访购买慰问品时,也应充分考虑职工实际情况,比如经常在家做饭的职工,可以购买米、面、油等食品;家中有老人的职工,可以购买一些牛奶、鸡蛋、营养品等;家中有孩子的职工,购买一些儿童饮品、食品等;单身青年职工,可购买一些饮品、坚果等,保持走亲串友的心态,更利于交流和贴近职工。
        3.资料存档,定期回访
        很多人认为家访只要每位职工家去过一次就行了,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无须再家访,然而这种看法比较片面,因为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更何况职工家庭,随着年龄增长,成长角色发生变化,家庭生活情况随时可能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其解决问题,促进稳定和谐。
        家访记录,是各家访小组进行家访的凭证,更是家访成功的保证。在家访后根据企业制定的家访记录表进行详细记录,将家庭情况,对企业的意见及建议等一一记录下来,及时存档,对职工反映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要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案,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家访领导小组应定期收集整理家访记录,定期做好电话回访工作,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附:作者简历
        张坤,女,1987年4月出生,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化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办公室党群干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