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护理引入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娟
[导读] 探究呼吸科护理引入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王娟
        平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400
        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科护理引入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与SDS护理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呼吸科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效果
预见性护理模式主要指以预防为主的护理模式,在护理中倡导先预防,然后进行诊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呼吸科在医院属于重点的科室,科室中的病患较多,病情比较复杂,许多疾病的病程与治疗时间都较长,并且许多的呼吸科疾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情还容易反复,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做好呼吸科患者的护理对于患者疾病的治愈以及心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选取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了我院自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81岁,平均年龄为(42.51±5.87)岁,研究组患者23例,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为1~82岁,平均年龄为(43.46±5.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有呼吸道疾病并在呼吸科接受治疗,且其他重要脏器无严重疾病或障碍。②无精神疾病,交流沟通无障碍。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④研究已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用药护理、病房护理、以及相应的呼吸道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内容如下:(1)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过程,同时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增加对于疾病的认识,同时能够在生活中注重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防止疾病的加重[2]。(2)对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心理干预,呼吸科患者常常因为病情的治疗周期较长,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从一开始就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并对患者进行心情与情绪的疏导,让患者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结合成功案例,让患者保持对疾病的治愈信心[3]。

(3)对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提前做好预案,防止相应不良情况的发生,对患者进行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的预见性护理,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与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增加粗纤维食物的使用,预防便秘,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衣物,并进行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其他疾病感染,并让患者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结合呼吸训练,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咳嗽与排痰方法,增强患者呼吸道肌力的同时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1.3评价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60分为不满意,60-75分为一般满意,76-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
(2)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进行评估测试。
        1.4结果统计
我们采用SPSS23.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表示,两组比较(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两组患者SAS和SDS护理前后对比
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进行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和SDS护理前后对比[;n=23]

        3讨论
呼吸科疾病大部分是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等慢性疾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并且病情容易反复,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进行呼吸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会由于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造成一定的负面情绪,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疾病的治愈与康复,所以对于呼吸科患者的护理需要具有针对性与预见性,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与负面情绪。
经本次研究表明: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与SDS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呼吸科患者首先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详细的了解疾病知识的同时,增加了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的认知,对患者进行预见性的心理干预,常常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预案制定,并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以及运动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增强患者体质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预防便秘等现象的发生,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并促进痰液的排出,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促进患者康复痊愈。
综上所述:采用预见性护理方式进行呼吸科护理,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旭玲,陈丽,马微薇.呼吸科护理引入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1):130-131.
[2]费艳艳,左卫华.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门诊呼吸科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487-488.
[3]王薇.探讨呼吸内科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中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