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峰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强迫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强迫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强迫症患者;护理效果
强迫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多发性的神经症,患者通常表现为在非自愿情况下,不由自主的产生负性思维及观念,同时伴随产生刻板仪式化动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我国强迫症患者的发生率在5%~10%左右,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患者的治疗主要服用药物为主,但是仅通过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需要通过一系列护理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症状,本文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强迫症患者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46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6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诊断均符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强迫症诊断标准,患者入选时,意识清醒,语言表达能力正常,知晓本次调研目的,并同意在知情通知书上签字;入选患者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对药物、酒精有严重依赖者也排除在外。男性患者25例,女性21例;年龄集中在16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39.23±8.21);病程1.5年~12.4年,平均病程(6.25±2.12)年。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依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服药、饮食、睡眠等开展精心护理服务,以保证患者治疗环节的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叮嘱患者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按时服药,规范用药。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住院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患者在良好的环境当中接受治疗。
1.2.2 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第一天,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讲解住院须知,住院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时解答患者心中疑虑,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恐惧感,缓解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护理人员可以借助视频、讲座的形式向患者开展知识宣传活动,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具体的质量方案,帮助患者改善之前对疾病的错误认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鼓励患者找寻痛苦的根源,通过明确问题的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患者及其家属探讨其性格特点,分析患者的性格弱点,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正视其性格中的不足之处,让家属帮助其改善。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探讨患者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态度。针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家属可以转变教育方式,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鼓励他们,使其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出院病例的经验,鼓励患者之间多进行交流,使他们相互鼓舞,相互支持。护理人员随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利于制定相应心理护理方案。
(2)运用自我控制法。护理人员向患者提出建议,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式,转变强迫性的观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如果患者一天中强迫自己进行某项活动,频次超出20次,可以向患者提议进行30多次或更多次的重复该活动,让患者产生厌烦感,发自内心的对这些活动产生排斥心理。
(3)为患者安排舒适的住院环境。舒适、温馨的住院实施,能够使患者心情放松,再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逐条分析,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必要的时候,对患者看实施保护性约束措施。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GS)护理前后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Y-BOGS量表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开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Y-BOG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强迫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些年强迫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强迫症的患者比其他人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不能有效的对自身的想法及冲动行为进行合理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是太理想,还需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心理认知护理可以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护士通过明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积极解决。自我控制法护理可以让患者逐步减少强迫性观念,减少对生活的厌倦感,积极与亲属,家人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可以让患者有家的感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能帮助患者避免陷于强迫思维﹑行为不能自制的情况,使患者从强迫症中解脱出来。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给予心理护理的观察组, Y-BOG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可以充分显示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讨论结果,对强迫症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心理护理,以护理护理,告知患者运用自我控制法,为患者安排舒适的住院环境等方式,来帮助护着慢慢恢复社会功能,让患者看到持续治疗的曙光,有效改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以后进一步深人研究强迫症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静.心理护理干预在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07)
[2] 刘洋.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7(09)
[3] 朱紫颖,何卓玲,邓琴,桂小云.心理护理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 2018(18)
[4] 汪丽宏.心理护理干预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5)
[5] 杨洋.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71)
[6] 刘佳,崔倩,谢继群.心理护理干预在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 2017(07)
[7] 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 2013(20)
吴玉峰(1982年11月10日),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工作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