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0400
摘要:目的:对门诊预检分诊患者予以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并探究其对满意度与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将收治于我院的102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选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将常规管理实施于对照组51例患者,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观察组,进行不同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分诊准确率的比对。结果:分组间分诊准确率比对,对照组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准确率,P<0.05;分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预检分诊中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相较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应用其成效更为显著,可实现对分诊准确率的明显提升,具备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门诊;满意度;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准确率
引言
新冠肺炎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易感染等特点,目前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服务窗口不仅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首要环节,也是作为新冠病毒诊断和控制的关键环节[1]。作为患者就医集中的主要场所,门诊就医若稍有不慎就会增大患者交叉感染的几率。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门诊服务中,可以在实现疑似患者有效筛查的同时,有效抑制医院内疫情扩散的可能,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此,本研究分别将常规护理管理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中,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从中随即抽选出102例患者并划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有27例、24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18岁,年龄均数值(40.98±6.87)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25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9岁,年龄均数值为(40.28±6.19)岁。纳入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存在严重肝肾系统性疾病。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研究基础资料的分析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具体措施包括:门诊预检指导、完善各项检查、帮助患者排除疑惑等。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改进小组。小组由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其中护士长担任质量改进小组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成立之初,确定小组成员纳入标准,在具备较高职业责任感的前提下拥有多年护理经验[2]。(2)改进目标确定。以相关护理服务示范标准为参照,结合门诊实际情况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改进目标,在保证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的同时,实现对患者需求的满足的最大化满足,确保其护理工作的开展符合我院护理质量要求[3]。(3)护理改进措施实施。①服务制度优化。依据对我院门诊情况的分析,进行护理管理相关制度的优化,务必做到对预检分诊制度的全面落实,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予以相关护理人员培训教育,包括对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巧的培训,帮助护理人员正确掌握接待、帮助以及问候的技能。②开展礼仪培训。只有确保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素质能力与职业精神,才能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中发挥最大效用。对此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修养的培养,强调在分诊预检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保持仪表端庄、科学严谨以及微笑服务。
同时,做到为患者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部分患者因疑似新冠肺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告知患者关于新冠疫情的发病症状、治疗手段等。③专业素质强化。我院门诊设有多个科室,再加上疾病的复杂,使得门诊分诊对护理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我院在掌握护理人员情况的前提下,开展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首先采用集中授课、知识宣教的方式,加强分诊护理人员对疾病知识、护理知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其次,开展患者分诊实践模拟,依据对患者发热咳嗽、原发病等情况的分析,结合对患者近半月活动轨迹的询问,判断患者具体病情,并在专人陪同下将患者送发热门诊、呼吸内科等科室。再次,引导分诊护士学会分清主次,即对于患者多种疾病的患者需做到疾病主次的正确区分,并明确掌握患者的原发与继发症状,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选择正确的科室。如患者患者体位低于37.3℃,可进行就诊通道的引导;若患者体位高出37.3℃,则需进行发热门诊的转移。最后,若患者病症无法做到精准区分,需及时与科室医生沟通,并在医师指导下帮助患者正确选择科室。④规范服务开展。采用多种方式来端正患者的思想态度,并强调在门诊分诊过程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在住院证开据后,护理人员需及时与病房取得联系,并积极与导医沟通,为患者办理住院手续提供指导,并视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通过平车、轮椅进行患者的转移。(4)监督与整改。针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施,需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定期检查,深度剖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小组间进行沟通探讨,制定针对性措施来实现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优化。
1.3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后,进行不同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率的比对。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处理,表示为(%),若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不同分组分诊准确率比对
分析表1可得,实施不同措施后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表1不同分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比对(%)
2.2不同分组患者满意度比对
分析表2可得,实施不同措施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表2不同分组患者满意度比对(%)
3结果
作为现阶段临床护理中新兴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门诊预检满意度。
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管理与持续护理改进,实施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观察组明显更低,且在门诊准确率方面,观察组的门诊分诊准确率明显更高,表明研究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针对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实施,一方面可实现在门诊分诊预检中进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全面贯彻,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对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筛查,做到在护理期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护理人员护理积极性,帮助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形象的正确认知,主动与患者沟通互动,达到改善护患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亚玲.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国际医疗部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6,29(012):P.46-47.
[2]席珊,庹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7,000(010):134.
[3]曲珍,白玛央金,洛桑德吉,etal.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3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