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娅伟
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骨科安宁院区 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骨科的病患,平均分成两组,就诊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当患者经历了各项治疗流程后,进行最后的康复护理阶段的流程。对对照组的患者,并不需要特别的看护,只需要进行常规流程操作即可。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安全隐患模式的护理。结果:就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等一系列数据而言,并没有观察组相关数据优秀。讨论:对于骨科的患者而言,在骨科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安全管理比单纯使用普通护理措施能够起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还能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的协作性,降低风险。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运用
1导言
骨科病患者康复周期长,多需要长期卧床休养,康复期间可能产生多种并发症,引发功能障碍。骨科患者休养期间,也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造成骨科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低,不利于医疗服务的开展。护理安全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准确识别护理潜在风险,判断患者病情,及时阻断危险因素,提高护理安全性。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骨科的病患,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当患者经历了各项治疗流程后,开启了最后的康复护理阶段的流程。对对照组的患者,并不需要特别的看护,只需要进行常规流程操作即可。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安全隐患模式的护理。观察组的男性患者要比女性多6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多4例。这些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头脑都比较清晰,语言交谈也比较顺畅。他们都对本次调查研究较为支持,自愿作为志愿者参与本次的调查与研究。
2.2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医护人员不再给予传统方式之外的其他护理,对于观察组,则给予安全隐患模式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而言,在患者最初入院时,医护人员除了引导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之外,还应当对患者的其他方面状态,都做一个细致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接下来的治疗工作能够顺利的展开。
对于那些由于自身跌倒而导致患病的患者,有关的医护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运用标识护理的方式进行加持,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看护。确保其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的发生意外。
对于无法行走的患者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依靠拐杖来进行日常的活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医护人员就要积极向患者科普拐杖的使用技巧,告知患者日常使用拐杖的注意事项,用以保证使用拐杖的患者日常行走的安全。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相关的医护人员要更加注重患者肢体的运动与按摩,避免肢体因为长时间不工作而僵硬、退化。
以上,就是安全隐患模式的护理方式,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帮助患者规避掉大部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3结果
对于使用安全隐患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来说,其在接受护理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恢复速率,都要比对照组的患者来得好一些。具体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发生意外概率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n(%),(±s)分]
4讨论
现今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医疗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可保证患者获得人性化和安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予以重视。骨科疾病患者存在活动受限、长时间卧床情况,其安全隐患十分严重。实施安全护理可提升服务质量,并对患者予以心理干预,将依从性提升。护理人员需重视自身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将自身护理质量和业务水平予以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服务。
首先,护理人员护理期间,应当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地板、床单等,有序摆放病房内的物品,在床两侧预留充足空间,方便于患者的日常活动。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医嘱给药,定期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定时记录患者心率、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定期帮助患者进行翻身,预防压疮的出现。在患者病床两侧设置防护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不同位置减压护理,预防压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积极检查切口位置,避免切口感染,叮嘱患者避免碰水。护理人员要指导康复期患者进行运动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难度,逐渐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受到疼痛、病程长的影响,可能产生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积极回应患者需求,通过对患者表情的观察,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安抚和鼓励,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患者术后开始接受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同,或者指导患者家属全程陪同,避免患者跌倒。保洁人员定期清洁病房地面,保证地面干燥整洁。清洁地面后,需要摆放小心地滑的标语,提醒患者注意防范。医院需要在墙面安装扶手,可供护理人员把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助行车、拐杖等设施,让患者循序渐进恢复肢体功能。
其次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光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有较为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拥有了较为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才会在日常的工作中认真仔细的对有关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争取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都了解透彻全面,并且对行医过程中,需要患者配合的事项,都进行详细的解释与叮嘱。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倘若不具备相当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道德感,也有可能会在患者治疗期间触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倘若在患者的情绪不稳定时,不具备职业操守的医护人员,或许只会做好分内的本职工作,而不会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而患者的情绪,恰恰对整个治疗过程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患者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对战神病魔拥有十足的信心,才能够使得使得治疗更加顺遂。故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感,都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安全隐患系数的变化。因此医护人员也是主导安全隐患系数的原因之一。
最后,对于病房内的先进医疗设备,有关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标识护理的方法,来对医疗设备进行醒目的指示和警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颜色与字体,对相关的医疗设备进行特别的标注。经过了特别标注的医疗设备,在日常的工作状态,被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碰和使用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这样的标识护理方式也的确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即使老年患者无法记住相关医护人员,关于医疗器械设备的叮嘱,但由于醒目标识的缘故,他们触碰相关器械的概率也会大大的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在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而言,整个医治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正因为漫长,所以需要格外的耐心和信心,来支撑患者继续治疗之路。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长久的治疗过程中,他们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必须要在每时每刻,都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故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日常的工作也是十分辛苦的。所以在骨科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护理团队协作性,提高医护服务水平,让患者满意度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金芝.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7):160+162.
[2]]杨美英,赵利英,刘培英,张世红.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应对措施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80+282.[3]刘文杰.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20,7(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