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中碘对比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马洁雨
[导读] 探析CT增强检查当中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放射科300例CT增强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碘对比剂过敏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马洁雨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探析CT增强检查当中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放射科300例CT增强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碘对比剂过敏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关键词:CT检查;碘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影像医学技术也实现了明显突破,并在临床医疗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CT增强扫描以其低损伤性、高效率性与精准性等优势在影像检查中不断得到推广。而碘对比剂作为放射诊断中最为常用的药品,由于其具备不良反应小、显影清晰,易于排泄与吸收等特点,在病变定位、定性与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碘对比剂的药物浓度比较高,往往使用静脉高压输注的方式,要求血管内的碘浓度在单位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峰值,之后又在高压条件下快速注入,在此过程中血管组织的密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极易引发过敏反应。再受到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肘关节弯曲、注射部位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碘对比剂渗漏到血管之外,导致局部出现发热、肿块等现象,严重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探析CT检查中碘对比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对于及时应对过敏反应,确保碘对比剂的安全性及检查结果的精确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玉溪市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放射科300例CT增强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7例为男性患者,103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位于1~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00例患者使用离子型对比剂,另外200例患者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1.2使用碘对比剂的原则
        碘对比剂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两点原则:(1)以自身的经济条件为依据进行自愿选择;(2)若患者年龄高于60岁,且体质较差,肾、肝、心、肺等功能不够完善,则应当与临床医生相互协商,在权衡其利弊之后再确定是否进行增强检查。如果有必要建议有临床医生陪同,并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2结果分析
        碘对比剂的过敏反应往往发生在药物注射之后的30min以内,按照其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一共三种,临床上以前两种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轻度过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体征与症状均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不会加重,此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症状能够自行缓解;相对比而言,中度过敏的体征与症状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局部或全身往往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体征和症状,此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重度过敏的体征与症状非常严重,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此时必须立即进行识别并及时抢救。

        一旦出现中度或重度过敏者必须立即停止检查,并将1mg的肾上腺素、10mg的地塞米松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经肌肉进行注射,而且还应当使患者吸氧30 min,直至其症状好转,呼吸通畅。之后要反复向患者家属询问该患者对磺胺药是否过敏。
        碘海醇属于非离子型对比剂,泛影葡胺属于离子型对比剂。通过上述病例对比能够发现,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要明显低于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过敏反应发生频率较低的原因在于非离子型对比剂的渗透压比较低,不带有电荷,且极少会侵犯神经组织。另外,非离子型对比剂当中含碘的浓度比较高,人体耐受性也比较好,不仅使用方便,其安全性也更高。
3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研究
3.1预防措施
(1)掌握病史
        在使用碘对比剂之前应当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过敏史。在以下情况下必须禁止使用碘对比剂:①碘过敏患者,体质较差,肾、肝、心、肺等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哮喘、癫痫、巨球蛋白血症、昏迷、老年及幼年患者慎用。
(2)与患者交流
        在使用碘对比剂进行检查之前,必须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向其告知患者的病情以及CT检查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还要与患者检查部位相结合,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CT检查应当注意的事项,例如禁食、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口感等均属于正常现象等,以获取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以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恐惧心理而影响到检查的精确性。
3.2各种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
(1)轻度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
        当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时,应当立即停止注射,并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呼吸新鲜的空气,并饮用大量的水,同时还要做好安慰与解释工作,该现象发生时通常不需要使用药物,出现的症状均能够自行缓解。如果需要处理可以使用10mg的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推注。也可以使用25mg的非那根进行肌注。除此之外,还要密切关注用药30min后反应发展的动态,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能让患者离去。
(2)中度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
        患者在进行碘对比剂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中度过敏反应,应当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措施:①吸氧。使患者平躺通过面罩或鼻导管吸氧,以确保患者呼吸畅通;②服用抗过敏药,通常情况下使用5~10mg地塞米松进行静滴或25mg非那根进行肌注;③若患者无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等疾病,则往往使用0.25~0.50mg的肾上腺素进行皮下或肌内注射,情况危急时可以对药物进行稀释之后通过静脉缓慢注射,此时可以反复用药;④当患者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与心动过缓时,应当快速滴注500~1000ml的血浆代用品,静脉注射0.5~3.0mg的阿托品,还要缓慢静脉注射0.25~0.50mg的异丙肾上腺素;⑤当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痉挛性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当静脉注射0.25g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250~500mg泼尼松龙,通常5~10min之后发挥效果;⑥如果有必要应当静脉注射10mg安定以起到镇静的作用;⑦若患者出现喉头水肿则应当使用5mg的地塞米松与1mg的肾上腺素作为喉头喷雾;⑧若患者呼吸受到抑制,则应当使用尼可刹米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3)重度过敏反应的处理措施
    一旦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重度过敏反应必须立即通知相关科室与急诊科医师,就地采取有效的急救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当患者出现休克时必须第一时间使用半坐位面罩进行吸氧;②构建静脉通道,使用1500~2000ml的林格氏液或血浆代用品进行快速滴注;③静脉注射0.25~1.0mg的肾上腺素,并且每间隔10~15min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检查,并以治疗效果为依据确定药剂量;④对糖皮质激素进行静脉注射,该药物一般在5~10min之后起效。200mg多巴胺添加250ml的溶液,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每分钟注射15~30滴,并依据效果确定合适的剂量;⑤若患者具有哮喘、喘鸣、支气管痉挛等疾病,应当将患者置于座位,使用面罩进行吸氧,0.25g的氨茶碱进行静脉注射,0.1~0.3mg的肾上腺素进行静脉注射,如果有必要应当适当将其剂量增加到1mg;⑥若患者出现喉头水肿可以行大针头穿刺或气管插管等方式给氧,如果有必要应当切开气管;⑦若患者出现肺水肿应当行气管插管并进行加压以给氧。另外,还应当静脉注射40mg速尿、10~15mg吗啡。使用对应的急救处理措施,待症状缓解之后应当留院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潘晓伟,张峰.碘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85-386.
[2]狄冬梅.CT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特点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35):90-91.
[3]舒小钢.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过敏反应及防治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1):60-61.
[4]王秋实,梁长虹.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J].上海医药,2014(13):8-15.

作者简介:马洁雨(1988年—)女,回族,云南省玉溪市人,本科,卫生初级技师(放射医学技术),从事CT技师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