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 高艳艳 林乐鹏 李海洋
[导读] 研究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2020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病患当中,根据盲选方法从中选择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
        高艳艳 林乐鹏 李海洋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2020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病患当中,根据盲选方法从中选择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之间治疗的效果,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的效果以及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数据相对较高(P<0.05);而在不良反        应发生的概率对比上,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比较小(P<0.05)。结论:对食管癌病患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食管癌;近期疗效
在临床上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的发病概率比较高,并且癌症的        状态大部分呈现高度的恶性状态[1]。目前在临床的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控制和单纯的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的效果上其远期的疗效并不理想,对于切除治        疗的病患其5年内的生存概率比较低[2]。除了对病患进行手术治疗之外,其放疗和化疗在对病患进行综合治疗的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探讨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相关治疗效果,现得出的相关研究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病患资料
        选自2018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4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根据治疗的方法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中男病患有14例,女病患有9例,年龄段为39岁~71岁,平均数值为        (55±2.6)岁;常规组中男病患有13例,女病患的例数为10例,年龄段为39岁~72岁,平均数值为(55.5±2.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所入选的病患经过临床肝肾功能的检验、心电图的检查以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发现都处在正常的状态,并且已经被证实所选的病患并不适合进行手术切除的治疗。
1.2 方法
        两组病患均不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放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具体为:使用热塑膜来对病患的体位进行固定,然后使用CT扫描的方法来对病患进行模拟定位处理,层厚数值为3cm,对病患的病变区域进行连续的扫描。对病患的靶区进行勾画,根据食管造影显示的病变长度及CT扫描中对外侵深度范围的显示,来勾画肿瘤区域。对肿瘤的区域前后左右的方向各外放扩大0.6厘米到1厘米,而上下方向的外放范围则为3厘米,将其作为临床靶区。在临床靶区的各个方向在外放0.5厘米作为计划的靶区,同时对肿瘤部位周围的相关临近组织以及器官来进行勾画。根据剂量体积的直方图以及平面二维等相关的显示信息,来对治疗的方案进行更好的调整。

使用数据为6MV的直线加速器来对病患进行治疗,照射野的个数为5个到7个。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全肺V20的范围订在22±11,进行常规分割治疗的数值为2.0Gy/f,每周进行5次,总剂量的数值范围为60Gy到66Gy。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的效果,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在病患结束放疗之后,根据X线以及CT检查的结果来对病患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症状得到完全缓解:病患的肿瘤消失,食管片呈现出比较光滑的状态,但食管壁还处在比较强直的状态,管腔无狭窄现象,黏膜增粗或已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症状得到部分缓解:病患的病变部位已经基本消失,无成角或扭曲症状,无溃疡发生,但食管边缘不是很光滑,有较小的阴影或出现充盈缺损的情况,管腔狭窄的情况得到改善;症状无缓解:病患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食管依旧有严重狭窄、阴影以及充盈缺损的情况。
1.4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量资料表示为(x±s),计数资料表示为%,两组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的主要标准为 P<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的为15例,症状得到部分缓解的为7例,总有效率为95.65%;常规组症状完全缓解的为12例,症状得到部分缓解的为6例,总有效率为78.26%。通过对比发现,两组数据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 两组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对比
治疗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6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有6例,总满意程度为95.65%;常规组对治疗表示非常满意的有12例,对治疗表示满意的有5例,总满意程度为73.91%。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
治疗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例,发生的概率为4.35%;常规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例,发生的概率为21.74%。通过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比较低(P<0.05)。
3 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概率较高,严重的影响病患的身体健康。该病在进行早期诊断的过程中,确诊率较低,当能够进行准确确诊时,病情已经大部分发展为恶性或者已经发生远处的转移,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3]。但在治疗效果上,其远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病患病情多复发。而放射治疗以及化疗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对病患的病情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步化疗在临床上所指的是在对病患进行化疗治疗的同时进行放疗,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治疗模式,能够对癌变部位局部的控制概率以及病患的远期生存率进行提高。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对病患病变部位的大小进行准确的反应,并根据病患不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个体化的照射野制定。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使用CT来对病患进行模拟定位,从而能够提高对病灶确定的精确度,制定精确的治疗计划和治疗。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在治疗的效果以及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方面,跟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数据相对较高(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上,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比较小(P<0.05)。综上所述,对食管癌病患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伟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初步结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2):355-356.
[2]臧春燕,李洪水,赵强.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05):80-83.
[3]许德颖.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112 例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 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3):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