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林宏
[导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居于关键地位,其对于学生写作、交际、表达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塑造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新课改深度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导向定位、标准要求等也在发生着更为显著的变化。
        林宏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实验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 638300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居于关键地位,其对于学生写作、交际、表达等语文综合素养的塑造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新课改深度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导向定位、标准要求等也在发生着更为显著的变化。这使得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载体,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良好习惯、科学方法、浓厚兴趣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时,应该以合作学习为辅助,通过对小组的科学构建、措施的适时变革、内容的逐步延伸、资源的有机整合、方法的灵活调控,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阅读、合作探究、合作互动、合作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阅读问题,理解文本内涵,把握阅读主题,获得认知提升,使合作学习更好服务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更好作用于学生语文夙愿塑造。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探析
        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凸显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达到充分激发、调动、提升学生阅读自主性、有效性、科学性、发展性的目的,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能的增强给予多元且丰富的助力。但是,由于合作学习的内涵比较丰富,外沿十分宽泛,且对于合作目标的设定、合作任务的分配、合作效果的达成、合作活动的方式等有着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合作学习理念、思想、要求、方法时,应该从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实际出发,对阅读预期与学生需要充分研判,进而设计出更为科学、有效、丰富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彼此协作、相互借鉴、交流研讨中更好参与阅读活动,获得认知提升与发展实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语文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组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对获得胜利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短剧表演,了解情节发展和主人公个性。学习小组中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与,让整个课堂更加轻松。学生都愿意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学习趣味性倍增。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文理解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明确合作分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精准且到位的合作目标,明确又清晰的合作分工,多元且丰富的合作任务,是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得以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因此,教师在落实合作分工时,应该从基本阅读目标设定出发,设计出与学生实际、阅读内容相契合的阅读任务。一是目标任务必须难易适中。根据具体阅读内容的特性、要求,设计出与学生阅读水平、能力、现状相一致的合作阅读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情况,对难度、要求适当调控、延伸、拓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获得阅读能力提升。二是目标任务必须明确清晰。为了确保合作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参与至合作学习活动内,获得认知潜能的激活,教师在合作目标任务分配时,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又要切实调动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积极性。由教师负责分配各小组总体合作任务,由组长负责分配组内具体合作任务,切实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合作兴趣与热情,进而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全面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互动、协作互助中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三、营造合作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创造性
        为了切实激活学生的合作阅读欲望,让学生在多元且丰富的阅读情境内讨论、交流、合作,教师应该从合作氛围营造出发,加强对于学生乐于阅读,善于阅读意识的培养。

一是设定必要的激励机制,鼓励小组之间、组员之间合作竞争,在合作中交流思想,交换认识;在竞争中提升能力,互促并进,尤其对于不同学生在阅读中所提出的一些新思想、新认识,应该在鼓励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二是融入多元的外界刺激。可以利用媒介工具、网络资源、鲜活素材等,给予学生丰富而深入的阅读触动,组织学生在分组情境扮演、听范读音频、看阅读视频等过程中诱发心灵共鸣,在合作中与他人会话、与文本会话、与作者会话,使每一个小组的合作阅读意识获得显著增强,更培养了学生在合作阅读中敢于接纳新思想、新观点、新认识的创新意识与互助意识。
        四、优化合作指导,增强学生阅读针对性
        对合作阅读过程的及时关注,有效指导,合理监控,是确保合作学习效率得以巩固的前提。教师在应用合作学习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从不同小组、不同组员实际出发,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与调动。既不能对合作阅读过程放任自流,又不能对学生阅读活动要求过高。一是切实保证合作的实效性。尤其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该适时照顾,对一些不善交流、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多提供机会,多进行鼓励,让其在尝试合作、交流、互动中提升合作自信,增强理解能力。二是全面凸显合作的互补性。针对学生之间在知识储备、思维水平、理解能力等层面的差异,在合作阅读中尽量减少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要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站位、不同方向投身阅读探究,在发散思维、多元感知中提升阅读能力,获得认识发展。
        五、设置评价机制,提升学生阅读发展性
        实现客观评价与感性评价相结合,既可以更好巩固合作阅读成果,又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合作阅读热情,让学生在多元合作阅读方式的驱动、助力、引领下投身阅读体验,实现认知迁移。一是构建小组互评模式。针对同一问题、同一活动,在某一小组反馈合作成果时,让其他小组充当评委,对于这一小组所提出的思想、认识、见解等开展评价,进而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合作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二是融入客观评价理念。为了提升合作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在合作阅读中不应局限于学生识字、读句、写作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动、碰撞思维、学会表达、交际,逐步提升阅读水平。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最优参与者,再在小组内评先出最佳合作小组,逐步增强学生的合作自信,让学生在互评、互帮、互学中获得进步、有所提升。
        六、结论
        总之,将合作学习深度应用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而且,伴随着合作学习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发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也会显著提升,充分增强。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应用与融合,并根据学生实际与需要,就合作方式、措施、手段充分优化,合作路径、视域、范围无限拓展,合作内容、资源、素材有效开掘,切实调动学生投身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给予学生多元且丰富的合作刺激与引领,让学生在高效合作、多元合作、自主合作中更好提升阅读能力,更好培育阅读素养,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语文阅读旅程。
参考文献:
        [1]王升武.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99.
        [2]郭宝.探讨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59.
        [3]华美霞.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33):74.
        [4]薛红梅.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