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李芳
[导读]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存在识字量不够、阅读面狭窄、阅读环境差等问题
        李芳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课外阅读是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存在识字量不够、阅读面狭窄、阅读环境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课外指导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A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的能力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传授学生写作技巧,而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可以。考试的本质是对学生学到的内容进行检测,这种检测并不全面,并不能够真正的判断出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课外阅读的引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还能够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例如,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进行写作教学时,很多小学生会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长袜子皮皮》,这篇课外文章内容较为精炼,语言的运用和主旨的呈现都为小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学生可以很快完成写作任务,并且写作的内容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增加课外阅读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2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的掌握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只有当学生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以后,才能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并且能够更加准确的应用语言,而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就是开展课外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入课外阅读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布置有关课外阅读的作业,要求学生定期阅读相应的课外文章,并将阅读中所遇到的优美语句进行记录,以便能够将自己所积累的语句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
1.3能够增强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各项能力都还未发育完全,自身的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的集中。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学生难以认真参与到作文教学中,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课外阅读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成为写作教学的突破点。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让学生除了对现实生活和学习所产生的认知外,还能够对多种事物拥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理解能力,还能够为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1 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
        阅读的基础在于识字并理解其含义。教师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前,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其次,许多汉字的构造都是有规律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归纳汉字的规律,让他们发现不同汉字的相同点,从而增强识字的技巧和信心。此外,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会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生字。

如在进行《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对字词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后,我设置了字词闯关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兴趣。每当学生读对一个生字,屏幕中瓶子里的水就会上涨一点;学生读对全部生字后,乌鸦就能成功喝到水,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学习的自豪感。
2.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阅读读物的选择上,家长要给孩子主动权,尽可能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读物。低年级小学生识字量较少,应选择图画多的读物,绘本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大脚丫跳芭蕾》等,这些图画书虽然内容简单,但里面每个故事都蕴含了一定的道理。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以身作则,多阅读书籍并与学生分享读书心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读物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每周评选出一个或几个“小书迷”并给予奖励,让学生以“小书迷”为榜样,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2.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尤其如此,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层次的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将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对于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2.4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小学语文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充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例如在阅读 《怀念母亲》 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些日常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体现或者自己对母亲的关心举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切情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母亲的爱。
2.5拓宽阅读面
        课外阅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读书,它必须有一定的规范。首先,应以课本为依托,通过拓展阅读了解与教材有关的各方面知识。比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学生学习了蒲公英、苍耳等植物的传播方式,书后的拓展阅读也向学生介绍了其他植物的传播方式。这时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查找更多有关植物传播方式的资料,然后在下节课讲给其他同学听。其次,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喜欢的书籍类型也不同。有的学生喜欢童话寓言,有的学生喜欢人物传记,有的学生喜欢经典名著。教师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为每类书籍选择一个学生代表,让学生代表每天利用自习时间在全班面前介绍其阅读的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读后感,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结束语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真正实现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也应发挥作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身应具备自觉意识,多读书以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见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61.
[2]董晓翠.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42):117-118.
[3]陈丽心.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32+234.
[4]张秀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0.
[5]夏雨峰,袁春茹. 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83-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