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孝感432000
摘要:
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路径
1.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
1.1新时代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要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旨在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总书记 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所以选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选拔思政课教师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1.2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 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2)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3)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4)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5)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6)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7)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8)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教师主讲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教师主导的“课程思政”二者要有机结合、效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格局。
1.3抓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关键在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
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工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高职院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2)高职院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率先垂范,讲好思政课第一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3)要配齐和健全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
(4)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衔接和中学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5)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融合和的问题,搞好课程思政教学.
(6)请各级各类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共享优质思政教学资源。
2.发挥学校领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确立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党。
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宏观层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关系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着是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微观层面看,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成人成才,是否能够以积极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能否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办好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要体现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上.
2.1要摒弃对思政课的错误认识
长期以来,少数学校领导和部分师生认为思政课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教授思政课; 思政课好不好对学生就业没有影响; 思政课就是讲大话空话套话;
2.2学校领导作用体现在 :
(1)顶层设计:加强对本单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2)组织保障:抓好教学执行单位的建设,推动教学、人事、财务、科研等职能部门形成支持思政课教学的合力;
(3)经费支持: 保证思政课教学机构的日常工作经费、教师培训经费、教学改革经费,资料资源经费,社会实践经费等。
(4)制度支持:为思政课教学确立专门的培训制度、职称评审制度、调研制度等。
3 努力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担当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00后学生的成长环境、获取信息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们的思想更活跃、独立意识更强烈,同时也使他们在信息数据的汪洋大海里充满疑惑,对于未来适应社会、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心存隐忧,希望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解惑。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开了新的空间。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3.1结合学生的思想需要适时调整安排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需求,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教材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遵循,在一般意义上规范着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教材内容相对固定,且因编写、出版等原因带来时间上的相对滞后,教材内容是不可能适应变动的、个性化的和具体的学生思想需要的,由此必须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需要的对接。
3.2“精读教材”和“吃透学生”。
“精读教材”就是要理解教材基本精神,明确教材整体的编写思路和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分工,把握每一章节的主题、重点,了解主要理论观点的内在逻辑;“吃透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梳理、归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和关心的现实问题。探寻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结合点,将它们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补充具体的、生动的、典型的案例和数据等资料,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契合性和时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释疑解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
3.3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
(1)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呈现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思想交流和沟通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根据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专题讨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影像教学、实践活动等,营造互动氛围
(2)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注意
尽量不要用点名、规定任务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讨论、案例实际分析等方法的运用中,若有学生提出与教育目标不符的观点,教师不能简单否定或批评学生,而要正面引导,鼓励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认识方法和思考方向,或提供相关的学习背景资料.
3.4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答疑解惑.
围绕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当前,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端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适应时代发展、提升教学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线下和线上教学密切结合。开发建设各种类型的慕课,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探索在慕课教学中如何推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结语:
思政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理论修养.学习教学法相关理论,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参加集体研讨,社会实践和调研,集思广益,努力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思政教育教学新路径,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2016.12.8
2.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习近平.2019.3.18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