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柏城邵庄小学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9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活动,以求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被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渗透,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挖掘课程资源的内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吸引小学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综合素养。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误区
一、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概述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广阔,狭义就是指教材、教师、课堂等,而广义则是指所有与教学活动有关系的资源。因此,做好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切实调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对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师带来积极影响。
第一,以小学生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帮助小学生打好学习基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承载着启蒙的责任,致力于把小学生培养成有民族自信、自强的新时代接班人。并且,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决定了教学的客观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二,以小学语文教师角度来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新时代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更多的新要求,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上,才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有机融合,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并且,多媒体计算机等新技术兴起,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随之而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此拓展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应用先进的技术完善教学手段。总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困境
1、小学语文教师意识缺乏
小学语文教师是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直接参与者,在此情况下,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意识,那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陷入僵局。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停留在机械完成指令的状态中,没有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探索意识。究其原因,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培养工作不到位,对课程资源和开发与利用的概念不强,从根源上缺乏相关的意识和能力。书呆子式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日常教学中致力于书本,影响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应试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师的问题频出,其中意识的缺乏制约其成长,全国超过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师处于对课程资源的无意识阶段,情况不容乐观。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纯凭借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资源结构过于单一
小学语文教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层面,程度过于浅显,结构过于单一。此前,教材就是小学语文教育唯一的课程资源,单一的开发与利用主体,极大限制了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进程,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当前,虽然因新课改的施行,结构单一化问题有所缓解,但是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现实中只偏重教材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育只注重教材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和与其它学科的交流,脱离小学生实际情况;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非文字性的载体不重视,纸质教材和文本材料的定位固化,阻碍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场所限制在学校,没有对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等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小学语文教育只重视教师和专家的作用,而忽视小学生家长和家庭的作用。种种,严重阻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路径
1、从教材出发,探索更多可能
从上文可知,小学语文教育过于重视纸质教材,从而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单一化。在此背景下,解决相关问题不能极端化,不能放弃教材这个基本的课程资源,对其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更深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丰富,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应该转化思想,由传统的“教教材“变为创新的“教材教”。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重视教材中的配图,引导小学生去观察、分析图片信息,培养其看图说话的能力。并且,图片本身就具备生动、形象的特征,以此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另外,小学语文教育对教材的解读只在表层,关注教材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把握教材传递出的情感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配合学科价值观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此举不仅能增加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今后,小学语文教材应该更多地成为切入点,引导其它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
2、从实践出发,开发更多资源
此前,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需要加大在实践领域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小学生的实践思维和能力。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育需要联合学校内外,增加小学语文教育校外实践的机会。客观来看,教育生活化是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小学生在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中,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语言能力,并获得更多角度的知识积累。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强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联系性,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动嘴和动手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出“美丽的家乡”作文题目,引导小学生投入家乡和自然的怀抱,亲自去感受、发现、记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乐趣,真正意味上实现新课改的要求。以此,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显著增加,不管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云,还是社会上的人来人往、乡音缈缈,都将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资源。在实践中,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将更深刻,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从家庭出发,发挥更多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的舞台是很广阔的,但是传统教学多是在课堂,没有开发与利用家庭资源。实际上,家庭是小学生最长时间生活、学习的处所,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发挥更多的家庭教育作用?”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小学语文知识可以应用在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小学生与父母的每一次交流,都是在运用小学语文知识,是课堂理论的外化。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向小学生和其家长输送家庭资源的意识,引导小学生和家长在家庭中共同学习、提高。具体来看,小学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口语和交流能力,发现和纠正小学生的发音和句式问题;告知正确的语言使用场合,让小学生更加注重礼貌。另外,小学生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小学语文的习作积累更多的素材。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会逐渐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进程。把家庭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课堂,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结合,为小学语文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语
综上,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小学语文教育应该迎接挑战,勇于创新,致力于延展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边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更像是一个蕴藏丰富且需要挖掘的宝藏,对其的开发和利用涉及范围广泛,需要教育行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苏兰芳.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陈晓姿.试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30(03):31-34.
[3]钟诗莲.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视野[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