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旧城山小学 甘肃陇南 746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加关注,核心素养不断深入到各个学科。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和作用,实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来展开分析,先详细地阐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价值,再提出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在小学语文阶段,小学生受年龄以及身心素质的限制,听说读写能力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表达以及写作能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核心文化素养。
2核心素养的作用
2.1有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形成
发展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发展并且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良好教育形式。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新课改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更加全面。在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从书本当中、教学内容当中、活动课程当中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加上老师有意识地培养,会不自觉地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品格。
2.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教学语文,并不是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读书写字,最为主要的是使学生在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和应用充分挖掘出来,并以此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春节时候门上所张贴的对联,很多小学生都学习过些毛笔字,那么在春节来临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帮家里写一些简单的春联。由于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始时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类,并学以致用,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
2.3语文教学中注重美育和情趣创设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神形兼备,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感知这些文章的美,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这些方面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逐渐形成美的情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荷花句子的美。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出一个荷塘的意境,让学生能够在视觉的冲击下形成审美感知,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传递,让学生逐渐形成属于他们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3.1增加课堂活动环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来源于生活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学生阅历的加深,学生的想法就会法生变化,根据学生的不同经历,学生的思想也各不相同,在学生高年级阶段,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这些变化,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将这些特点发挥出来,融入教学中,用学科的科学性将思维深化,引导思维在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再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加课堂活动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的想法能及时表达出来,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和教学设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很好的调动,创造性也会被激发出来。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驱使下,对学科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学习兴趣会增加浓厚,核心素养也会随之形成。
3.2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科技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推进,多媒体的运用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文字性、理解性的东西居多,在小学这个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熟悉知识,更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直观形象向学生呈现课堂内容,还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如若语文教师纯粹地向学生讲述这篇课文的好词好句,学生能够接受并理解关于圆明园的知识点只有这些句子,在学生的脑海里只会产生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准备好,可以是图片形式,也可以是视频形式,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示,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3加强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开发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非常多的古怪思想,可能突然会对一个未知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与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契合度非常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凸显学生课堂的主体性,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范读文章,然后在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小壁虎会找其他的小动物去借尾巴,后来为什么小壁虎自己长出了尾巴?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拓展自身思维,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也可以使教师快速分析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明确文章中心思想,让学生明白任何小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所存在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延伸方式升华文章的核心思想。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3.4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首要位置,积极地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以及动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只有一开始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3.5强化交流探究,形成有效互动
语文本来就是一科用来交流的学科,交流互动是语文作为语言和文学的本质属性,教师要发挥语文教学的最大作用,就要迎合语文的特点,让交流互动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强化交流探讨,主要是针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性,和学生理解形式的个别性,让各种思维能够相互沟通,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运转模式,才能运用有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全面深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以此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
[2] 李金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名师在线,2019(32).
[3]何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20(08)
[4]王学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学周刊,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