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曾桂平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曾桂平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望仙学校  344318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语文课堂学习时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增强学生的语文理解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教育领域也衍生出很多新型教育理念和方式,这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其阅读视野和思维,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和原生态的语文能力培养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缺乏,阅读能力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当面向学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培养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小学生答题技巧与应试能力,教学重点更偏向于提高考试成绩,而阅读教学这种见效慢、周期长的教学活动安排严重不足,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阅读储备不够。另一方面,7-12岁儿童在不同年龄展现出不同特点,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参差不齐,学校在设置阅读课程或推荐阅读文本时也很少见有针对性和差异性,极容易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还是只对学生解释文章中句词,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教学的要求,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意思,导致学生不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研究以及剖析,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教的学习,缺乏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陷入困境,渐渐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途径
         (一)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利用环境影响学生,切实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角色,将课文中的内容演出来,增强语文阅读的直观性。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和语文阅读内容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切实保证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
         (二)利用微课及时补充,加深记忆促理解
         因为阅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所以阅读在小学语文中是尤为重要的一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微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因为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学习经验都不完善。面对这种情况,微课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可以加深记忆,便于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在阅读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立足阅读基础,丰富阅读教学活动
         小学生尚处于自制能力较弱的年龄阶段,而且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也各有不同。1-2年级学生词汇储备不足,他们更适合阅读简单的古诗、童话、寓言等篇目,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阅读技能;3-4年级学生开始初步体会词、句、篇章的表情达意,学会感受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他们会展开想象,领悟文章大意,他们更适合关注重点字词,品味重点词句,加强语言训练;5-6年级学生开始推想文章相关词句的深度意义与关联,开始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也渐渐学会领悟文章的表达效果与表达方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能力需要长久的积累与沉淀,并不是一下子就提升起来。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习惯的培养,有足够的积累,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发挥出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多阅读课文,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读到好的句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摘抄,做好读书笔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传递一定的语文阅读方法。掌握了一定方法的学生,其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44-446.
[2]李山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90-492.
[3]乔佳德.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03-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