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合理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静怡
[导读] 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做到高效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不断努力的目标

         陈静怡
         湖南省岳阳市长动小学     414000
         摘要: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做到高效教学,一直是我们老师不断努力的目标,采取何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本领。新课程不断更新着教学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打造高效课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研究教材,弄懂学情,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要跟得上的时代的发展,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要把学生当成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做到减轻他们的负担,增加课堂实质,让学生思考起来,课堂活跃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的基本特点就是统一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面向所有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要将语文课堂开展得尽可能高效,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受益,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要培养语言能力,而且要在课堂中逐渐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文课堂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展开思考。
         一、引起学生兴趣开展高效课堂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应对考试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顾及学生的兴趣而一味展开语文的僵硬式教学工作,只会使学生更加抗拒语文学习,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自控能力差,这是开展高效课堂的一大阻碍,教师应该合理展开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设计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从而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知识,本身就承担了传播中华文化、提升语言能力的重任,如何把这些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通常会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来授课,即让学生设计课程的流程,包括课前的教案设计、课中的互动环节以及课后的知识巩固。这种形式的优点就是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但是在教学的专业性上可能会大打折扣。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把一些课文通过话剧演绎出来,对于一些对话、动作较丰富的课文,我一般会采取这种方式。例如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的开展中,我会让学生写好剧本,揣摩每个人物的心理和语言,再把课本上的内容以话剧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形式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深度剖析文章,对课程进行深度思考。因此,转变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失为增强学生兴趣的一大法宝。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明确指出了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要结合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变化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乐于探究,相互配合与合作,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生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和学相互脱节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而学生为辅,这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语文教学的目标最终是要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即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其未来学习和成长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有效的教学活动一定是着眼于此的。因此,要想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班级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
         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小竞赛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而将课堂知识小竞赛的形式与之结合,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拿生词课来举例,教师就可以提前划分好小组,如以3至4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划分,然后在课堂上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字词的拼音,然后让学生举手获得上台默写的机会,写对的给小组积一分,最后计算每个小组的总得分,排名前三的小组给予奖励,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成长环境不相同,所以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有所差异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知识的自信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教学的重点难点、一些课堂的拓展知识等以微课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薄弱点等自行下载微课件进行巩固学习,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课堂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对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同时也能够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下载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设计,有助于课堂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打通课堂内外,通过小组的形式保障课下学习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绝对不能仅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授课,一个连贯的、系统的、整体的教学过程才是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下教学的延续。而此时,小组教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课后复习巩固任务,比如,让学生整理总结课上笔记,学生个体在自行整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比如某个知识点混淆或者不理解等,那么依托于小组合作,就可以及时的询问组内成员,进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后学习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方式,通过融入课堂知识小竞赛、模块化教学、打通课堂内外同步教学等方式实现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的、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海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4(9):134.
         [2]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4):77.
         [3]宋丽华.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尝试[J].辽宁教育,2011(1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