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宝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 5371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基础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为我国人民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并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其安全性能,而建筑中较重要的安全性能是抗震性能。目前,各类地震预报仍无法做到有效且精准的预报地震情况,所以在建筑物中的人们很难及时逃脱。因此,需要对土木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此来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本文主要讨论分析了土木结构中的抗震性能,并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抗震问题;解决措施
目前,整个社会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建筑的数量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每一个建筑都需要做好自身的抗震结构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地震产生的危害,尽可能降低地震发生后对人的生命以及安全的影响。因此,对工程中抗震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开发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主要围绕抗震结构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建设抗震结构对于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地震作为一种非常常见并且能够对人类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类型,其主要是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剧烈变化而引起地面大范围上升、下降、挤压等情况发生。地震在我国发生的次数较高并且涉及的范围较广,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地震之后,将会对所在地区的人民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带走许多人的生命,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活以及生命安全。所以人们对于地震的害怕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随着目前建筑物的建筑高度逐渐上升,人们对于抗震结构的建设也越来越看重,只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整个建筑物即使在面对强度较高的地震时,也能够有效地减缓地震对建筑物乃至人们的生命的伤害,帮助人们获得更加有效的逃离实践,这样,即使是短短几秒的时间内也能够增加人们生还的几率,所以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之中,进行抗震结构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并且很重要[1]。
二、建设抗震结构的基本原则
(一)结构形状简单化
第一个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结构形状简单化的基本原则。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师需要了解整个建筑的实际受力状况,然后根据相应的算法得出较为优质的抗震结构形状,但是抗震结构形状需要保持较为简单的基本特点,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受到的危害。并且,每一个结构都可能会占据整个建筑物里较大的面积,所以尽可能简化整个抗震结构的形状,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内部格局合理并且美观的前提之下,来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2]。
(二)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化
其次,每一个抗震结构的工程设计师都需要确保整个土木工程的方案设计合理并且科学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保持理性的思考,对每一个结构的要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反复侦查整个建筑物内部的实际状况,当出现不足之处以及问题时,及时进行整改和重新规划,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不受到改变之处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整个建筑物内部的抗震结构时,不能从每一个单一的要点进行思考,而是需要从各个组成部分所具备的性能进行科学和合理的安排,在抗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部分都能够稳定并且可靠。建设的基础设计部分要能够支撑较为复杂的上层结构,确保整个建筑的稳定性不受到外部因素的严重影响。
(三)保证结构设计合理、整齐
最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整个结构较为整齐,并且在确保整个抗震结构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的基本情况下,要尽可能满足结构建设一定程度上的整齐度,因为整齐度的建设也是表明整个建筑的抗震情况好坏的因素之一。如果内部建筑所建设的抗震结构过于复杂和无序,那么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当受到严重的压力和震动时,这样的结构很容易就崩塌,那么整个建筑项目工程的实际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3]。
三、土木工程中主要的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整个建筑的实际状况需要和地质状况联系起来进行合理的建设才能实现最大的优势,目前土木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的要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抗震结构需要从整体入手进行设计,因为在每一个建筑里各个部分都担任了重要的抗震任务,只有每个部门的抗震能力都符合相关标准,那么整个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在建筑设计师,在对抗震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个部门的承重范围以及承重要点。不断增加整个内部结构里各个部门的承压能力,实现抗压抗震的有效分散,那么即使在一个较为特殊的情况下,一个部分无法实现对抗震情况的有效分散,其他部分也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降低建筑物直接受到地震危害的几率或者降低建筑崩塌的情况发生。第二,在建筑中的每一个结构零部件设计都需要进行竖向的设置,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结构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承担起建筑物所受到的压力和振动。因为在这过程之中考虑到了重力的作用,所以能够建设出较短的固件结构,也能够承担建筑所受到的压力,大大提升了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4]。
四、保证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效果的相关对策
(一)保证整个土木工程结构的合理
首先需要确保整个土木工程的抗震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地震的发生过程中,建筑项目的抗震性能需要转化地震过程所产生的各个力量,从而能够为人们谋取到更加更长的逃生时间,所以在设计过程之中,需要严格确保抗震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不可以随意设置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抗震结构。良好的建筑结构只有通过反复的测试才能够知道抗震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且抗震性能需要具有双向固定结构,这样能够使得建筑的横梁和墙体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当地震来临时,即使出现大范围的力破坏墙体之间的结构,建筑的抗震结构也能够承受这样力度所带来的变形,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良好的提升。
(二)抗震结构的建设要按照地区进行划分
不同地区的抗震需求也是不同的,因为某些地区处于地球板块交界处,这就直接导致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之中,需要严格制定相当坚固的抗震结构。使得建筑能够应付该地区所面临的地震情况,在确保整个建筑物结构的使用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下,充分使用有效的抗震材料,对建筑进行建设和延伸,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抗震能力。建筑物质中各个部分的零件以及组成要点都需要进行强度与刚度的提升,才能够使得整个建筑物的抗地震能力得到十分高效的提升[5]。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得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整个地球的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相关几率直线上升。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投入更高的关注度到建筑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尽可能的避免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发生大面积崩塌以及伤害人们生命安全的情况发生,在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抗震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抗震结构与地区特点的结合上进行研究和提升,不断提高整个建筑物在相应地区的稳定性能,从而这样才能够带动整个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4:90-91.
[2]李亮.论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82.
[3]黄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33+37.
[4]魏春铁.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7:96-97.
[5]路畅.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