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什县亚科瑞克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843403
摘要:玉米是农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在各地区的种植均较为广泛,是很多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为各地区农民的经济收益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但是,如何提升其栽培管理技术仍然是相关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玉米产量难以提升的关键。玉米在实际种植及栽培管理中,需要从选地、播种以及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科学的管理操作,以确保玉米种植及生长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上几类,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以期望能够助力玉米的种植管理。
关键词:玉米;种植管理;栽培技术
玉米是各类燃料以及饲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农作物类型,玉米的种植面积均比较大,涉及范围比较广泛,虽然在当前种植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尽快去解决的问题。玉米在实际种植中对于土地的选择和种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种植之前需要进行土壤以及土地的处理,确保其符合玉米的生长要求,加强相关种植管理工作,以促进玉米整体种植产量的提升,完善相关种植管理技术,推动玉米整体种植行业的发展[1]。
一、选地
玉米种植地区的选择是玉米种植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其他各项种植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需要为其选择相适合的种植地区,玉米的适应性比较强,在洼地、平地及山地等地区均能够生长,对于土地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是需要控制好土地的酸碱度,如碱性过强会导致玉米出现减产情况。在实际玉米种植土地选择时,需要尽可能选择酸碱适中的地区,如已连续种植过多年玉米,需要进行换茬种植,主要由于该地区多年进行玉米种植之后,土壤中玉米所需的各类养料和养分含量会有所降低,可能会影响到玉米后期正常生长中营养的供应,导致玉米出现产量降低情况。比如,在实际种植只可以将土豆与玉米联合种植,通过土豆的生长促进土壤松解,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类豆类植物的间种,提升玉米种植土地中氮元素的含量,增加土地营养成分,有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2]。
二、选种播种
玉米的品种选择也是玉米产量保证的关键,在实际品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情况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水平。在实际种植之前,需要对玉米进行全面的检查,将已经变质腐烂或者不合格的种子及时清除,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晾晒,根据实际地区的病虫害情况,拌入相应的病虫害防治药物,促进玉米对各类病虫害的抵御。在玉米种子播种时,需要充分考虑播种的时间,在适宜湿度以及温度的时间进行播种,同时需要控制好种子的密度,以确保玉米出芽之后土壤内的养分能够满足所有玉米生长的营养要求。
三、玉米各时期的特点及其管理目标
(一)苗期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之后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也是不同的,首先在玉米出苗到拔节之前的这一阶段,被归为育苗期,育苗期玉米的主要生长部位为根部,地面的苗株部分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此阶段的管理要求是确保玉米种植区域内的苗能够整齐生长,达到预期的苗株棵树。玉米种子在播种完成三天之后,即可为其进行磷农药的喷洒,出苗之后,需要及时完成补苗以及查苗工作。
在实际补苗时如缺苗范围较小,可直接种植种子,如缺苗范围比较大,则需要通过移苗补栽的方式进行补苗。在实际补苗处理中需要确保各个幼苗能够共同生长,避免生长阶段不同,导致出现营养供需不足情况,也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在实际苗期管理中需要观察出苗后的生长情况如何,基肥不足或者地区需要及时进行相应肥料的追加供应,确保其整个范围内玉米生长的营养水平。常用的施肥方式为开沟施肥,开沟的位置需要与玉米植株相距15厘米到20厘米左右,需要控制好此距离,避免施肥位置距离植株过远达不到效果,或者施肥位置距离植株过近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危害[3]。
(二)穗期管理
玉米苗玉米苗出穗时期的生长管理需要关注的是其生殖生长以及营养生长,此时期的玉米苗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叶茎以及根茎等生长速度较为旺盛,此阶段的在实际管理中的要求需要控制好玉米生长中水分以及养分的正常供应,以确保玉米植株的稳定生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雏苗和除草工作,确保玉米植株生长的稳定以及营养供应需要及时将地里的杂草清除生长情况较差或者多余的玉米苗也可将一同除去。其次,需要做好施肥以及浇水工作,确保其生长中营养和水分的充足。最后,需要控制好生长中小斑病、大斑病以及叶锈病等病害的发生,做好玉米螟等虫害的预防[4]。
(三)花粒期管理
最后开花结粒期是玉米苗管理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产量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需要做好授粉以及接果实的管理,需要避免茎叶衰败,确保开花授粉质量,同时需要控制好玉米生长中各类肥料的施加以及营养的供应,对玉米整体产量的提升进行促进。此阶段的施肥工作一般在玉米雄穗抽丝前后,在施肥时,尽可能选择氮肥,以确保能够快速提升土壤内的肥力增加,其开花结粒时期对于各类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实际施肥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应的灌溉。但是需要控制好灌溉水分量,过少或者过多的水分均会影响到玉米的结粒生长情况,如开花结粒时期,实际雨水量过多,还需要及时对种植地区的排涝系统进行修复处理,避免出现过涝情况,为各类病虫害的滋生创造条件,增加各类病害的发生[5]。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玉米在实际种植管理中要想提升其产量和质量,需要从多个环节进行管理工作的完善。首先,需要为玉米选择最佳的生长地区。其次,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环境做好玉米品种的选择。最后,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玉米生长中各阶段的管理和养护,确保玉米在生长中不同时期的营养供应。
参考文献:
[1]郭永发.玉米绿色种植栽培管理措施[J].农家致富顾问,2018(24):12-12.
[2]周从兵.玉米栽培管理与病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8,038(002):147-147.
[3]宋亚丽.浅析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No.575(06):161-161.
[4]李强.浅谈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18,000(008):70-70.
[5]刘巍.玉米高产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J].信息周刊,2019(47):0007-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