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帕提古丽•图拉克
[导读]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整体种植水平又有了明显的发展,如何提升玉米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是当前玉米栽培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除了要不断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从而对玉米的产量提升保驾护航。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843400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整体种植水平又有了明显的发展,如何提升玉米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是当前玉米栽培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除了要不断促进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研究,从而对玉米的产量提升保驾护航。本文主要从玉米种植现阶段情况入手,对其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加强对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对于玉米生产质量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也是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玉米管理中要求各地农户需要加强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学习以及推广,在实际玉米种植管理中,坚持以治疗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在现有的玉米种植区域范围内尽可能提升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从而促进农户玉米种植中经济收益的提升,促进各地区农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地及整地
        玉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选好种植地区之后,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种植前的整地工作,由于玉米自身的根系均较为发达,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土壤中各类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促进玉米自身的生长。因此,玉米自身的根系是较为发达的,在实际图种植地区选择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地区进行种植,土地选好之后需要对其确保其结构呈良好、通气性较好,最后需要将其进行平整细碎处理后进行玉米播种[1]。
        (二)选种
        选好玉米品种对于玉米高产栽培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玉米品种选择过程中,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合的玉米品种,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状况、温度水平、土壤营养状况以及通气效果,选择产量高且与纯度好的种子类型进行播种[2]。
        (三)播种
        玉米播种技术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玉米的播种速度,可以通过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播种,但是实际机械化播种过程中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玉米品种类型控制好播种速度以及播种量,充分满足其生长需求,以避免播种不合理,影响玉米后期的生产产量和质量。
        (四)田间管理和施肥技术
        玉米播种完成之后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如未能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势必会导致玉米出现减产情况,因此作为玉米种植人员需要重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定时的检查,及时发现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根据其生长状况做好相应的定苗、间苗、施肥、除草、浇水以及灌溉等各项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玉米在实际生两个个阶段均能够具有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知识。不仅如此,在实际玉米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土地的松土,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在实际玉米田间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以及需求选择相适合的肥料,缺什么补什么,切不可盲目施肥,但也并不可将施肥作为提升玉米产量的唯一希望,需要通过各项工作的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玉米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3]。


        二、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一)常见的玉米病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大斑病是玉米实际成长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病害,玉米出现大斑病后的明显特征为叶片上出现大块儿的褐色斑块部分,种植人员以为在实际玉米出现大病之后,仅需要将其病变的叶片去除即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如玉米已经在叶片上表现出大病的病变特征,则说明其病害已经深入到植株内部,玉米感染大斑病之后,其受病初期叶片会出现少许黑色斑块,而随着其患病时间的不断加长病情的不断加重,斑块会逐渐变为褐色或者黄褐色,随着此类板块面积的不断增加,整个玉米叶片就会受到影响,就研究表明大斑病在潮湿环境中的发展速度更快,如未能及时进行处理,叶片会出现枯萎的情况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甚至出现大范围发病导致玉米绝收[4]。
        玉米大斑病在实际预防中需要从其种植初期便开始相关工作,须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做好提前预防工作,再通过换茬种植的方式降低大斑病的发生,如换茬种植之后仍有大斑病发生,则需要及时将已经病了叶片裁剪,尽可能避免该类病害的大范围传播,同时需要根据实际种植地区的生长环境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喷洒,以提升对于大病的处理以及预防效果。
        (二)常见的玉米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玉米粘虫以及玉米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虫害类型,玉米出现此类虫害的主要表现是其叶片表面能够明显可见密集的小虫孔,说明玉米螟虫的虫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另外,玉米在抽穗之后的阶段,玉米螟同样会对其生长造成影响,直接威胁到玉米雄花的质量和的产量,在实际玉米螟防治过程中需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及时通过农药的喷洒以及降低来年玉米螟虫的发生率,随着绿色防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玉米螟在防治处理过程中的自然防治方式也越来越多,赤眼蜂是玉米螟的自然天敌,在实际运营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赤眼蜂的释放提升对玉米螟的预防效果[5]。
        玉米粘虫的发病范围较玉米螟相比更为广泛,玉米粘虫的发生会导致对于大量玉米叶片的吞噬,玉米面叶片减少则会降低其整体光合作用的水平,从而影响到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对于能量的积累。随着玉米粘虫量的不断发展,整体地区的玉米生长情况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缓解此类情况,需要加强各个阶段玉米粘虫的防治工作,可通过药物喷洒的方式提升玉米对玉米粘虫的抵抗能力,降低渔民原虫对玉米生长产生的危害在绿色栽培种植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玉米粘虫天敌的释放达到安全高效的玉米粘虫预防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提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是玉米种植管理以及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玉米种植期间,需要根据玉米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合的品种类型,并为其做好足够的种植之前的管理工作,以预防玉米种植过程中环境因素影响到其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同时,需要充分了解玉米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并根据其病虫害类型选择相适合的处理技术,做好各个阶段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以提升玉米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晓莉.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2018,v.36;No.247(01):45-45.
        [2]林红. 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发现,2018(13):160-160.
        [3]魏红.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 新农村(黑龙江),2018,000(015):77.
        [4]何正奎,王巧云. 试论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00(008):52-52.
        [5]董宝祥,王冬梅,张汝强. 山东乐陵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9,039(026):P.69-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