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515144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各行业发展当中,城市化脚步日益加快,而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新形势的背景下,城乡发展期间依然存在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水土资源缺乏保障、城乡规划空间增长,用地结构有待优化、空间规划多,法规调控不足等,继而阻碍到了城乡发展的脚步。鉴于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生态环境
引言
因为法制还不够完善、价值追求还存在某些偏差,致使社会发展特别是城乡的空间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国家与政府应当在第一时间调整发展战略,对各种政策手段进行适当的创新,增强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区域主体功能布置措施。而城乡规划如何在新形势的背景下应对空间发展问题,已然演变成现阶段值得深思的课题。鉴于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展开论述。
1城乡规划面临的空间发展问题
1.1城乡规划空间增长,用地结构有待优化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城乡用地存在一些矛盾,虽然持续拓宽的城区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却导致城市用地情况较为紧张。由此可见,城市人口的分布和建设用地不充分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建设用地扩张致使农村居民生产空间慢慢缩小,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二是粗放的用地方式,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三是用地结构不科学导致城市的交通出现堵塞情况,对人们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减少了城市土地对外来产业以及务工人民的兴趣。
1.2生态环境约束趋紧,水土资源缺乏保障
针对生态环境约束紧张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资源人均不多,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尤其是水土资源较为匮乏。不只是这样,因为我国自然资源遭受了废渣、废气的污染。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表现最为突出的危害就是水土污染以及水土资源无法得到应有的保证。
1.3空间规划多,法规调控不足
通常情况下,我国空间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的主要包含以下空间:一是主体功能区规划;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城乡规划等。以上这几个规划属于较为重要的规划,除了这些规划之外还涉及到国家陆续批复的若干个区域规划。显而易见的是,大量的规划涵盖到的内容均存在着繁琐性的特点,且主导实施规划的部门职责不相同,缺乏较强的协调性。所以,在具体管理期间,规划总是呈现出互相冲突的状态,用地功能矛盾,管理水平不高等情况。
2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
2.1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
结合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空间格局的开发加大了规划力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需要放在城市市区上,其中涵盖相应的重点开发区以及优化开发区。第二,农产品生产应当存在区域性的特点。第三,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当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其中涵盖限制建设区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城乡规划还容易受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干扰,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选择;二是区域划分的范围;一方面,主体功能区规划会影响到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布局。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讲,主体功能区规划所造成的建设结构和实际处于不匹配的状态。因为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以下几点均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发展潜力;三是现有的发展密度等,所以基于不同年代的背景下所受到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为了令土地利用更加地规范,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尽可能降低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过度依赖。无论是针对哪种类型的规划来说,在具体编制期间要互相联系协调,最大限度地将新增用地的使用范围以及规模加以拓宽。在编制城乡规划的过程中,通常要侧重于对建设用地做好相应的管理与应用工作,充分确保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从源头上减少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对城乡空间进行科学的规划。
2.2对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协调城乡发展
对区域协调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可以发现:其终极目标就是达到利益分配的目的。区域协调最为突出的功能就是基于市场机制的持续作用下实现产业的科学分配,充分保障利益的最大化。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可知,处理区域问题最为恰当的手段就是对法规政策加以完善与优化。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那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新型的城乡规划办法对于城乡规划问题要求较为清晰,需要按照新办法执行,就跨市的城乡空间布局与资源保护等方面在实际规划期间均要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并落实到实处。然而话又说回来,对于协调省级单元较大的设施问题没有进行规定,所以还应当在后期发展当中对其完善。第二,对思路加以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基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城乡建设与日俱增,人口数量也呈现出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城乡建设用地要大于现阶段的用地水平。倘若此时只是借助于传统的控制手段来对城乡建设用地加以约束,那么就容易衍生出“一刀切”的局面,不存在较强的可行性。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关部门可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用地指标,通过对新增人均城乡用地进行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控制总量城乡建设用地的效果。由于现阶段人均城乡建设用地的水平正处于较高状态,再加之这个新增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科学把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令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指定高度上,使用地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前进。就人口降低的规划区而言,这个时候不提倡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这是因为这类区域能够依据现状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人均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2.3优化空间结构,降低资源消耗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空间结构的价值取向通常与城乡规划组织方面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对城乡规划目标进行分析后,可以得知:其实际上是减少资源消耗来对各地用地进行科学规划,继而推动空间健康发展下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环境优化又与减少资源能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环境优化需要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环境污染问题;二是城市交通问题,减少资源能耗应当过渡到减少资源消费理念的上面。从客观的角度出发来讲,城乡规划空间发展当中会对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优化环境;二是减少资源能耗。通常情况下,城市的总体规划涵盖很多方面,比如市政基础、用地布局等。无论是针对城市用地紧凑的布局来说,还是就空间匹配而言,均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堵塞的情况,还能起到降低污染的作用。另外,以下几种方式也能够减少能源的损耗:一是市政集体功能;二是科学的输送规模;三是紧凑的交通线路。
结语
基于新形势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在空间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国相继出台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加快城乡规划发展的脚步。尽管城乡规划还有不少问题,但只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部署以及发展目标,在第一时间处理城乡规划期间衍生出的各种难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胆的创新,这样就会快速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完善,继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寒.新时期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2):89-90.
[2]陈曦,王丝雨.探讨新时期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7(12):182-183.
[3]李顺杰.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9):107.
[4]朱满荣.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J].江西建材,2016(2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