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哲瑞土地勘测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国土的空间规划主要是将城市资源加以整合,综合进行保护和利用,以战略性部署,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当前,我国在土地空间规划方面倾向于城市空间以及生态本底。国土的空间规划应从互动、协调型空间的打造为主,逐渐对破损的生态加以修复,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城市改造路径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主要的内容较为复杂,城市规划为顶层设计内容,需要制定总体的土地利用计划,将“多规融合”作为城市空间改造的切入点,探索出全新的空间编制规划方法。统筹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政策引导加速产业的均衡发展。根据人口聚集特点,合理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坚守生态控线,科学改造城市空间,保证土地规划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促使我国整个城市的持续发展。
1新形势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特点及要求
1.1地区协调问题
因地制宜提出适应本地的发展纲要,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提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密切配合,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释放空间的最大潜力。
1.2政策支持方面
国土空间规划涉及城建、水利、农业、林业、财政等多个主管部门,在跨区域合作中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且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等保障措施和政策,促进空间规划的落实,实现国土空间规划过程的透明、公开与公正,维护规划纲领的权威性。
2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不同区域的功能和布局,要按照区域发展的理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比如,雄安新区的战略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划等都是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区域规划要能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约束作用,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发展指标来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方案。但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时效性不强,导致很多指标在落实的时候无从下手,没有参考价值;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指标也是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逐级落实,进行任务分解,这样能充分保障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基本农田和基本建设的用地管控得到落实。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弹性不足,尤其是一些无法预计的线性工程或者独立选址的项目还不能做到很好的处理,同时地方决策也对国土空间规划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城乡规划方面,通过规划能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让国土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也让城乡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有序。但是,在实际的空间规划中存在重视城市规划、忽视农村规划的情况,在规划过程中以人口规模作为规划的参考,导致一些国土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规划管理无序。
3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城市改造
3.1城市改造工作程序应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
在过去,城市的改造大多依靠国家拨款,当前的城市改造已经转变为通过融合外资、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建设体系,出现了政府、合作组织、单位、私人以及开发企业共同参与城市改造的新局面,使得城市改造不再单单是某一方的任务和工作,逐渐形成了一个横向联系的开放体系。换句话说,城市改造规划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是由多方面共同参与制定的,根据城市实际发展战略技术以及专家的相关建议,然后通过分析外部环境的各类信息,以合理的接受能力作为基础,制定出最为现实、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城市改造方案,保证改造方案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发展性。
3.2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
在法规政策完善上,需对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加快制定相关法律,对突出问题和模糊问题给出明确的规范指导,实现“多规合一”,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提供法律依据;明确技术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对用地分类标准、规划编制流程方法、技术考核要求、执行规程进行明确规定,以便对开发成果和实效进行考核;对各项空间管控要素的落地效果进行收集,采取统一的绘测基准及系统进行呈现,形成全国“一张图”,为实现国家级别的统筹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3.3先进科技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GIS等先进科技的发展,能够实现对各类空间要素信息的收集,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综合呈现,使数据加工更准确,有效避免人为的误差。各类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网络日志的数据时效性强、价值高,随时将自然环境中的动态数据上传储存,实现对空间的全面实时感知。通过大数据的关联规则,建立起数据信息库,将土地基础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整合起来实现共享。
3.4关注我国国土空间关系演进中的新机制与新问题
在我国国土空间关系的演进中,将会不断出现新现象与新问题,需要国土空间规划人员给予持续的关注。譬如:目前有些学者开展了收缩城市和收缩乡村的研究与探索,但是,有关收缩郊区、收缩城市群的研究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有些学者多年来关注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的研究,然而,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区域与非城市群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互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将会对我国国土空间关系的演进产生何种影响?全球化进程又将如何影响我国国土空间关系的未来演进?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国土空间关系的演进产生何种影响?这些新的课题,亟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视域中来。
3.5完善规划保障机制
一方面,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建设实施过程中,连续性的规划审批将取代一次性规划设计,“律师规划师”和“法官规划师”的新型职业形态可能出现,西方国家的规划“陪审团”制度的实践将有可能进一步推进规划公众参与法制化进程。在这一趋势下,不仅《城乡规划法》自身需要进一步适时进行优化提升,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强化规划的法定政策和制度属性,并根据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来确定策略。通过法规及准体系的建立,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约束条件,树立规划编制标准,规范审批管理流程,引导公众科学参与规划编制和实施。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国家以经济手段引导规划实施的成熟模式,建立城市建设专项基金,使其成为政府财政和市场资金的重要补充,并通过经济杠杆,综合运用税收、金融、奖励和罚款等经济手段,引导城市建设按照科学合理的路径实施,将城市规划付诸实践。
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覆盖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作为科学引导社会发展和提升空间治理水平的基础性工具,国土空间规划必须提高可实施性,能落地并依法解决问题,才能发挥出对空间资源、权益的分配和空间秩序构建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冉晓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路径探究[J].安徽建筑,2019,27(02):28-29.
[2]周凯,胡佩茹.国土空间规划的数据中台架构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9,6(02):108-110.
[3]范雁阳,程力.国土空间规划的“广西方案”[J].南方国土资源,2019(12):8-12.
[4]关鹏.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配置的几点建议[J].国土资源,2019(12):48-49.
[5]欧阳东.H规划设计公司战略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19.
[6]何光远.城市规划的重要问题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32-33.
[7]王多涛.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与城市改造研究[J].农家参谋,2019(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