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68119890526XXXX
摘要:园林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但施工中依然存在诸多技术难点,若缺乏合理的应对策略,将对园林施工造成阻碍,甚至对整体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对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和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入手,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技术难点的对策,最后对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主要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对策
前言
结合我国园林施工实际情况看,存在土壤处理不规范、水资源浪费严重、植物存活率低、园林工程养护不到位等不同,因此,为提升园林工程质量,需要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要采用科学的雨水回收与灌溉技术,并且加强园林养护管理。
1.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
1.1 土壤处理不规范
植物的健康成长与土壤关系密切,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园林场地的土壤能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土壤处理。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因技术人员在对表土去除时不够认真、严谨,导致表土中的营养成分损失,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使园林土壤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排水和渗透能力。
1.2 水资源利用存在浪费现象
当前,许多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性,利用奇花异草来进行造型,其美观固然是好,但非乡土植被在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会需求大量的水资源,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园林绿化水资源的使用和浪费。另外,非乡土植被在生态环境调节方面并不理想,因此无法起到涵养水土的作用,水资源浪费问题由此加剧。不仅如此,施工单位为了片面追求美观而大范围设置喷泉水景,构成用水压力;或者是在园林灌溉过程中采取粗放型灌溉策略,导致部分需水量不同的植被吸水过多,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状态,这无论是对于园林绿化的发展,还是对水资源的节约都是非常不利的。
1.3 植物存活率低
苗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除了苗木自身的质量问题,还有许多人为方面的影响。例如一些工程远距离调苗,令苗木生长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无法适应。除此之外,在植物移植的过程中,苗木需要经历起挖、包装、运输和栽植等多个步骤,尤其在绿化工程数量众多、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反季节施工的情况,因此对施工方面的技术、人员要求等都比较高;一些工程由于技术保障不到位,或是苗木进场未能及时栽植的情况影响等等,都会导致苗木成活率的降低。
1.4 园林工程养护不到位
园林工程的建设,包括了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方面环节,而这些环节各有特点又相互关联,并非独立存在的。成功的园林工程项目,需要将施工、养护管理这些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园林建设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但当前许多单位在园林养护管理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城市园林养护的重要性,导致其养护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存在突出的重种植、轻养护问题。一些单位庭院内长期不养护致使园内树形杂乱、杂草丛生,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增多;一些公共绿地施工完成以后人为破坏比较常见。除此之外,由于养护经费不足,已破坏的园林景观得不到及时的修复。
2.解决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的对策
2.1 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
在苗木定植前,一定要深翻土壤,最好先用锄头深翻 30 厘米,这样土壤不仅透气透水,而且有利于根系深扎。如果土壤有机质不足,会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不良。因此,要合理增施有机肥,可视种苗木量每亩基施鸡粪,若施用秸秆粪、稻壳粪则改土效果更好。
而针对土质粘性过重、易板结问题,可以添加菇肥,或者增大乔、灌木的洞穴开挖尺寸,然后用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配 15%至 20%的菇肥均匀混合后回填种植,以此保证植物能在健康的土壤环境中生存。
2.2 采用科学的雨水回收与灌溉技术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利用雨水回收技术可以保护环境,还能节约水资源,使雨水和地下水得到合理利用。采用雨水回收技术,使园林建筑屋面设计为集水屋面。比如,在 5000 平方米的积水屋面上,设置 600 立方米的集水池,可以让雨水尽快消纳,不会在地表上形成径流。此外,在园林绿化工程逐步发展的当今社会,灌溉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园林绿化工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单位可以设计自动灌溉系统,使其根据不同的园林绿化情况,对灌溉方式和灌溉水量进行智能化控制,这不仅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还能够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生态环境调节作用的发展。
2.3 提升植物存活率
为了提高树木的存活率,要保证树穴中的水分含量足够,因此要采取措施维持树穴中的水分含量,并且把穴内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量做降低处理。此时,可以用浇湿的稻草包裹树干,减少树干的水分蒸发,使树干长期湿润,但是浇湿的稻草外面还要一层干的稻草包裹,以防浇湿的稻草中的水分蒸发。在树木栽植前,坑要挖大,直径应比树苗根幅大 1/3,并清除坑内煤渣、石灰等杂物,以利树木扎根生长;栽植时,可先将已混合好的腐熟肥料走入坑中,培成丘状,并可在肥料中添加磷肥,以保证种植树木的根系发达;株行距须笔直对称,尽量减少误差;树身上下应垂直,不能歪斜。
2.4 加强园林养护管理
在养护园林植物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便是水肥管理,其次是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苗木定植结束后,及时浇透水,一般浇完前 3 次水以后封坑。由于植物移植初期根系的吸收能力较低,最好的施肥方法应该是根外施肥,半月之后再施 1 次。其次,对新栽植的植物进行遮荫防灼保护也十分必要,工作人员要为植物搭设必要的遮阳网,以免阳光的直射对植物造成损伤,同时,减少植物的水分蒸发。一般情况下,遮阳网不可过低,至少保护 50cm左右的距离,促进空气的流通;但也不能将植物全部遮严实,应保持 70%的透光率,保证植物进行必要的光合作用。
3.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主要策略
3.1 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水平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各个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落实,但在园林工程中,可满足实际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数量还是远远不足,尤其是在培养施工专业人员方面,大部分施工人员都缺乏专业性施工知识,仅凭经验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培养,针对工人开展岗前培训,有效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 强化园林建设技术控制
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相关施工技术,坚持学习和吸收先进建设施工技术,提高建设质量。诸如测量放样这类先进技术,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工程的快速测量放样和工程量的准确估算,可以达到园林景观顺利成型和工程造价精确控制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和管理对策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其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主要策略,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水平,强化园林建设技术控制。
参考文献:
[1]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探析[J].阎爽. 居舍.2018(21)
[2]园林施工技术过程中技术难点问题探讨[J].邵绿州. 现代国企研究.2018(06)
[3]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吕妍婷. 现代园艺.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