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铸鑫建设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博乐 833400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合同保障来约束承发包双方的行为和施工活动,并以此作为双方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中不必可少的一项内容,合同签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维护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为各自的利益和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实际上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无法有效完工的情况,这就对给双方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针对这一类情况,加强合同管理,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和研究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问题;措施
1 施工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承、发包双方不具备足够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比较薄弱,索赔意识观念比较差,在进行索赔的时候不注意对索赔相关资料的搜集以及整理,不能及时提出索赔报告。施工合同的最大作用就是经过承包发双方签订后即可生效,约束双方都要按照合同中的规则行事,从法律角度上讲具有很强的效力作用,倘若任何一方对此持有异议,也都不能擅自更改、解除或者违约。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双方由于一些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不严格按照合同中约束的条款进行,以至于经常产生纠纷。在进行工程招标期间,承包商有可能会低价竞标,通过索赔进行盈利的恶意策略,业主却不明智的以低报价者中标,完全不分析该中标价是否合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低价标的不合理就会引起种种不良后果,以至于建筑成本迫不得已上升,这种触碰了经济利益的后果让合同双方都不愿意承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愿意做出任何退让,耽误工程项目正常交期,各种垫资、拖欠工程款、延期等工程纠纷以及施工索赔等现象接踵而至。在这种产生纠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编制出具有法律依据的索赔材料,将会对以合同条款或者法律程序进行索赔非常不利,最后只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还会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二,有些施工单位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没有依照建设工程合同的示范文本操作,这种后果最终导致工程施工的时候没有按照施工合同执行,在我国甚至还存在某些单位完全抛开示范文本,自行设计合同文本,完全背离了标准的示范文本,还有一些建设单位未按照应该遵循的法律程序进行报建或者投标,有些建设单位还选择只要自己认可、不考虑是否真的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然后按照建设单位自行设计的施工合同文本和承包商签合同,这些不合规的操作不仅存在着后期合同规范管理的巨大隐患,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纠纷。第三,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投标书,三者内容不相符。招标文件是由建设单位发起,向施工单位企业发出的施工要约,投标文件是施工单位对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按要要约签订施的[2]。如果招标文件、标投书、施工合同三者存在很大的出入,再让施工单位按照合同执行起来就会存在很大的障碍。在合同的条款中有责规则不清楚,倘若发生纠纷,而又没有有理有据的依据作为凭证,那么承包方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第四,在施工合同中如果有措辞、矛盾、词义二重性等问题,那么施工的时候完全履行合同的概率就会打折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工程项目合同的主体[3],工程项目合同主要的内容包含为了可以实现这个主体所签订的多方面的合同,即设备购置、物资采购、工程分包、保险、技术、租赁等附属合同,因此工程项目合同是通过附属合同以及一个主体合同共同组成的系统合同。如果是依照建筑施工合同的解释原则来解释,那么业主应该保证合同文件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承包商应该保证对施工合同在理解方面不出现任何歧义。但是通常情况下,在真正践行合同的时候,施工单位一般都是根据业主的意见,通过《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对合同进行草拟、协议与之相关的各项条款,再得到业主的同意后签订,经过多次确认招标和投标文件中的条款,此时该合同很可能已经面目全非。
2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2.1构建完善的合同风险预警体系
为了有效的加强对合同风险的管理以及防控,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内容入手:首先,结合合同对象的信誉评分以及等级,对各个阶段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估,及时的发现隐匿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预警,保证可以及时的提出风险防控措施,减少和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其次,建立风险研究机构,加强对风险出现原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以及解决措施,有效的规避风险再次发生;最后,还需要对出现的风险进行跟踪,借助信息化技术,密切的关注和重视风险的实际变化情况,有效的控制和降低风险。
2.2不断的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合同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以及素质对合同管理风险的防控也有很大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的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保证能够树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意识,同时培训完成后还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切实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此外,更应该选拔和招聘一些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优势,提升合同管理的水平,有效的加强对风险的防控。
2.3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合同管理风险,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合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就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不断的规范合同管理的内容,来更好的明确双方各自应该旅行的职责和义务,积极落实责任管理制度,规避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在合同拟定以及签订时,要对合同内容进行反复严谨的审核,避免出现漏项问题,不断完善和健全合同内容,切实的保证建筑企业的效益,同时也需要明确和完善索赔相关工作和内容,有效的提升合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4加强合同变更的管理
工程变更在合同变更中出现的频率最大,同时在工程索赔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合同变更则意味着拥有了工程索赔的机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合同变更的管理。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及时收集、记录和整理所涉及变更的所有文件,例如:施工计划、技术说明、施工图纸、建筑规范及建设单位的变更指令,同时对变更部分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审查。工程变更、签证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对合同的工程造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合同的每条条款,加强对工程变更及签证的管理,加强对反索赔和索赔的研究,真正实现施工合同控制管理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不仅要参照标准的合同示范文本,还应该参见以往的工程案例和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可以清楚施工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合同的顺利执行。
参考文献:
[1]陈芸颖.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方案[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2.
[2]李晓静.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6):139.
[3]代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居舍,2019(35):133.
[4]罗佳翔.施工企业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居舍,2019(35):147.
[5]陈剑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