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
苍溪县陵江镇茶店中心小学校 628400
摘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兴趣的培养更是越早培养越好。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深入体会阅读的魅力和乐趣所在。
关键词:低段阅读;农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既是学习动力,也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才能取得最为显著的学习成效。之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持续开展阅读活动和提高阅读能力。只要有兴趣,阅读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本文将围绕如何培养农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趣化读书
如果单凭兴趣,没有掌握的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是不行的。有的学生虽然有阅读兴趣,但往往只是在书丛中“潇洒走一回”罢了,无法体会文章的精彩片段,也就是常说的那句“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得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是一件简单且充满乐趣的事情。具体做法为:1、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看提要和目录,既可以是细读、速读、扫读又或者是跳读等;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可以利用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录等形式体会作者的写作要领,逐步积累,掌握阅读方法。
二、开展阅读活动,趣化读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其实是一个从文字感知生活等的过程,开展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展示阅读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个人经验为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定期举办“读书乐”的主题班会。而学生的表现往往都能够让我喜出望外:通过主持人的一次次报幕,学生的生动表演一次次展现在我眼前,有小品、诗歌朗诵、讲故事等等。部分学生为了能够达到节目预期效果积极排练,甚至忘记回家时间,再次验证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学生拥有了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故事会、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开展活动。如此一来,班级里的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得到锻炼。
以兴趣作为敲门砖,敲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
三、激趣共读,兴趣导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也就是说,书籍能够为学生人生之船的前进提供动力。在低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独特见解,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小组学习,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亲身示范,精彩的范读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教师也要适当指导学生如何“读”。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要注意声音、目光、姿态、表情以及动作等的配合,用自身情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跟自己一起走进文章中。
除了要进行范读,教师也要注重阅读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农村小学,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课外读物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本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学生准备了有童趣的注音版儿童读物,也发动学生家长,尽可能的为孩子们准备课外读物。学生在组织下将自己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带入课堂,建立起属于自己班级的“图书角”。在课后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外读物,以拓展自己视野,并能够及时和同学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如此,便在班级中创建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得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所提升。
四、多元评价,提高阅读兴趣
每个人都喜欢被表扬和肯定的感觉,而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一句赞美、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赞同的点头等都能够给学生多一点自信和快乐。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幽默性的评语,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举个例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并进行互评;教师也可以制作精美书签以奖励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等。通过以上方法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中变得自信和阳光,从而更加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汪润敏.文化治理视角下重庆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优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20,(13):247.
[2]梁婷.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J].语文课内外,2020,(16):333.
[3]黄春.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对策探究[J].河南农业,2020,(2):13-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