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燕
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目前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已有较长时间,但是没有获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而在新课标要求下,应该有效开展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应用信息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这一学科既具理论性,也具实践性,原本是在初中阶段开设这一课程,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也开始教授这一课程,并不断推广普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及特点,选择符合其认知和能力的教学策略及模式,使其更好地接受相关知识,并落实到实践中去,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差异化
小学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时,学生学习能力、基础以及思维是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间存在的差异,落实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能力。从而教师应该准确了解学生,对其学习兴趣、积极性、基础以及实际能力等情况加以掌握,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学。针对那些没有较高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学中应该引导其学习兴趣,针对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需要重视引导其基础性知识,重视学习过程,而不只是重视学习结果,以此提升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有良好基础知识,并深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有较高基础能力的学生,教师应对其做出更高的要求,在其学习拔高知识时有效进行引导,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为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教师应辩证对待学生间的差异,以提升学生学习情况为目标,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应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兴趣能够发挥的作用有充分认识,应基于学生兴趣来制定教学目标及方法,并开展延伸教学。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本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时要以引导的方式为主,不应实行灌输式教学[1]。比如教学五笔打字法时,不应向学生直接讲授所有知识点,而是要将问题引导工作做好,使学生懂得五笔打字法原理是利用字的笔画来打字,可让学生自行探索每个字的打法,这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合理应用教学语言,使用一些具备激励性和趣味性的语言,例如对电脑组成内容进行讲解时,可运用比喻手法,将主板比喻为人的身体,而CPU是大脑等,用具有趣味性语言来代替枯燥的计算机语言,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针对学生表现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提升其学习信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感兴趣。除此之外,有些家长觉得信息技术是让学生打字和玩游戏的课程,会严重影响文化课学习,所以家长没有足够支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对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利用家长会以及家访等机会,向家长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意义,以获得家长支持,最终提升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学任务驱动下能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以此使理论学习完美结合实际操作。教师教学时也应确定自身教学任务,对课上练习任务和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布置,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课程时,可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理论以及操作指导转变为自身技能,给学生下发任务,比如当你要请假时,怎样应用Word文字来编写请假条,同时对于文字以及格式作出相应要求。这项作业能够教会学生进行一定的文字处理,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体会到信息技术实用性。
(二)小班授课模式
因为一些学校信息化设备配置不齐全,并且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情况下开展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规模较大,难以维护课堂秩序。在有限时间内教师难以了解每位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无法一对一地指导学生和解决其困惑,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有一定影响。因此,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控制每一堂课上的学生数量,保证学生在上完信息技术课后可有所收获,确保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与质量[2]。教师可以采用分批次上课的形式,根据学号划分为单双数来教学,从学生人数大批量教学变为小班次教学。这样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惑之处,防止问题的积累,阻碍学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增加,可及时解决学生亲自操作时出现的问题。
(三)情景导入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情景导入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来预设情景,引发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好奇心,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质量提高。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教学特点,若只是讲解其概念,则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依此演示信息技术操作步骤,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结束语
为有效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教师应创新自身教学理念以及方式,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级任务,采用有效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使其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参考文献:
[1]范琳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文存阅刊,2019,(15):107.
[2]王德品.探究新课标下如何创设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读写算,201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