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社会工作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丁天喜
[导读] 本文主要讲述社会工作现状及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期望对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起到有效帮助作用。
        丁天喜
        新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五家渠市  831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社会工作正在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专业系统的社会工作队伍,但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仍处于瓶颈阶段。主要因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差异较大等客观因素,导致该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缓慢。本文主要讲述社会工作现状及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期望对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起到有效帮助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阻碍;开展;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早已起步,但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文化差异较大等客观因素使其不能顺利开展,所以我们就要突出社会工作专业特有优势,进而破解社会工作专业在西北地区发展存在的瓶颈,积极寻找社会工作专业在西北地区可实行路径,让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都意识到社会工作专业重要性。
        一、社会工作专业现状
        社会工作专业最早出现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是为了帮助一些贫苦人。而现代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济贫法》里,以立法形式通过国家手段救济贫苦人,是现代社会工作专业雏形。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也是借鉴西方国家,优先开展东南沿海一带,还处于发展探索开发阶段。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而来,还没有一套成熟方案,需要自行摸索前进。并且在西北地区还有许多阻碍工作发展的因素需要解决。
        二、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阻碍因素
        (一)当地经济条件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发展东南沿海一带。而西北地区由于山区众多,道路不便,土地贫瘠,地处偏远等诸多原因导致西北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落后。再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主要集中于大型城市,导致贫穷人口比较分散。而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在大型城市,偏远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困难,不利于管理和服务。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工作服务顺利开展。
        (二)当地宣传不到位
        由于西部地区地处偏远,社会工作宣传不能到每家每户,还有人不理解社会工作有何用处。再者就是应该将社会工作优势和重要性多多宣传到高校,鼓励大学生参加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只有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开展西北地区社会工作[1]。然而这些都没有系统方法,在当地宣传不到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宣传也不到位,这样就导致社会工作开展困难。
        (三)社会工作不连续,得不到认可
        由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受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各个地区思想文化不同,想要将社会工作在西北地区扎根,但是缺少相应资源和有效支持,社会工作发展没有保障,导致社会工作不能持续。而且社会工作基本上都服务于城市,在农村主要以物质方式进行救济,不能够与农村人民深入接触,难以得到农民认可,使社会工作进展艰难。而在农村拥有更多贫穷的人们,不能够得到社会工作服务,就不能得到农民的认可,使之不能配合社会工作开展[2]。
        (四)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与教育工作不对等
        在西北地区高校毕业生,绝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选择离开西北地区前往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发展,而留下来的毕业生虽然有熟练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相应实践经验,也没有更好指导,对当地情况了解也非常有限,由于属于外来人员还不能很好融入群众当中,需要自己一步步去探索和群众融合,改变现状,这样就需要更长时间,延缓社会工作发展进程。
        (五)社会工作者福利低,不能吸纳专业人才
        西北地区发展经济滞后,资金比较匮乏,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较低,无法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当地工作,导致系统地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困难重重,非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解不够透彻,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工作发展缓慢。


        三、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开展方法
        (一)社会用人与高校人才和当地群众相结合
        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不仅需要高校专业人才,还需要吸纳当地群众。高校专业人才可以指定系统有效的服务方案,当地群众可以让社会工作人员更快了解当地所需服务方面。当社会工作人员加入高校专业人才和当地群众时,不仅能够加快社会工作开展进程,还能够让社会工作人员更好融入到群众当中,使社会工作顺利进行[3]。
        (二)开展社会工作要考虑地域和民风
        由于西北地区土地辽阔,不同地方思想观念有很大差距,对于比较闭塞区域,人们思想落后,在开展社会工作时要循序渐进,悉心服务,避免过激行为,产生摩擦冲突。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民族,每一个民族拥有不同民风,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要熟知该地区的民俗民风,避免产生误会,加大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难度。由于地域观念和民族民风的影响,把当地群众融入到社会工作当中就至关重要,当地群众长期生活该地区,对西北地区地域观念和民俗民风非常熟悉,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所以在西北地区开展社会工作需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民俗民风。
        (三)政府管理,加强社会工作宣传
        由于地域、经济等诸多原因,西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缓慢,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与管理。在政策制定方面侧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引进其他有经验地区社会工作者开展交流指导工作,更快组建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在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方面鼓励当地民间组织发展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重要性宣传到每家每户,得到西北人民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在设立专门系统岗位时,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吸纳专业人士和当地群众进入,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加快政府与群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还能更好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四)注重培养专业工作人员理论与实践
        西北地区社会工作者不能光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光进行实践,一定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非常实用务实的学科,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建设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地,打造出实践力很强的专业人才。这样就需要三方合作,政府对社会建设进行铺路打基础,提供资金;教育机构培养社会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当地民间组织提供实习基地,对社会工作进行大力宣传,让民众得到认可。所以将政府、教育机构和当地民间组织结合在一起,培养出不同地域所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让社会工作更好更快发展[4]。
        (五)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福利待遇
        由于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人员福利待遇比较低,致使工作人员不能够安心工作。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扶持的政策,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福利待遇,配备软硬件设施,让社会工作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认真务实工作。当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得到提高后,就会吸引更多专业社会工作者前来发展,当有更多专业人才加入时,就能够有系统科学方法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同时还有充足资金,让专业人才能够大胆探索未知领域,为西北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架好完美桥梁。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在我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在西北地区更是刚刚组建出雏形。要更好地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就必须克服各种阻碍,加大政府扶植力度,培养实践性专业人才,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当地民俗民风与地域理念,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将政府、教育机构和当地民间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出新路径,更好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唐若茹. 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008):250,252.
        [2]黄泽烨,  张永敏,  柳俪葳,等. 科技冬奥背景下冀西北地区教育扶贫路径[J]. 乡村科技, 2020, 000(001):55-56.
        [3]何有录, 马礼. 新时代背景下加快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探析——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037(007):25-28.
        [4]高岳涵. 西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8(006):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