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马英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马英
[导读]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三十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其原因是:无内容可写,胡编乱造;语言积累少,口水话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少,写作无素材、不具体;缺乏想象力,写作不生动;题材千篇一律,无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马英    富顺县永年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三十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其原因是:无内容可写,胡编乱造;语言积累少,口水话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少,写作无素材、不具体;缺乏想象力,写作不生动;题材千篇一律,无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学;作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29-01

        一、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探索,执着追求的快乐。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激发写作兴致。
        作文命题应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内容,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写作题材,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取,同时有一种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的冲动。如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命题为《我最熟悉的人》;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设计了《我听xx讲故事》,要求学生把听到的故事写出来,最精彩的地方详写,把你的感受融入其中。在写作之前,请好、中等的学生按要求先口述,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听到的故事,这样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2、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要自觉作文,关键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乐意去学习。在实践中,首先以肯定的方式给以学生自信心。当他们的作文拿到班上宣读时,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喜悦。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评,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第二是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漂亮或某一个地方富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逐步迈进。第三是办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味,同时还鼓励并指导学生向学校广播站、学校小学生文艺社或报刊投稿。
        3、举办多样化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外读书、读报活动,并写好自己的一得,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他们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会兴趣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习作的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1、阅读中学习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强化朗读记忆训练,培养语感。
        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文思如涌,笔下生花的可能。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记,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形成,就得多读多记,不仅课内读,而且课外也需多读多记。阅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作好读书笔记,阅读时将文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等摘录下来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会涌向笔端。
        三、练说练写,逐步提高
        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就能掌握其方法。
        1、紧扣生活,练说练写生活素材。
        农村有着农村的特点,我们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农村生活的优势,去捕捉生活信息,挖掘作文源泉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新鲜内容。在训练时,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这些都是练说练写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2、善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在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鼓励、肯定。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学生要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的弊端。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如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可以从“为什么敬佩”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到少年,从校内到校外,生活中哪个人的哪些事深深地打动了你,是你学到了哪些好品性。这就让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套话一大堆。
        3、展开想象的翅膀,练写想象作文。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育学生敢想,大胆地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或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动物的文章,我问学生想写什么,有一位学生说蓝色威威猫,同学们都笑了,但我肯定了他的想法,后来他根据动画片《神探威威猫》写了一篇童话式作文,极富童趣。
        综上所述,我们深知: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都要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秋花子.刍议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