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研究 何生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何生娟
[导读] 摘要: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1
        摘要: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十三五”要求,全面细化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进一步完善调查监测统计体系,实现全国土地成果信息管理和共享。根据《国务院通知[2017]48号,国务院决定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将改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根据文件要求,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将以2019年12月31日为调查标准时点,到2020年完成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土地调查是对国情和国力的重大调查。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支持自然资源管理改革,提高土地和谐稳定利用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装置检修;施工管理
        1 国土三调基础资料准备
        三地流转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土地、林业、水利、建筑等行业,工作量大,数据类型复杂。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内部数据解释与处理、实地核查与土地利用评价分析、相关数据库建设,以及专题数据库平台建设工作的统一时点更新、建设与应用共享。基本准备和办公室工作如下:
        (1)数据收集和技术准备。它包括正射影像地图数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各种边界数据、土地管理数据、土地所有权数据和其他部门数据。研究三次调整的相关技术规范,编制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进行软件应用和安全生产培训。
        (2)数据预处理和内部综合评判。对于收集到的各类数据,利用ArcGIS、FME等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关键层提取;在办公室判读制图中,根据“工作分类”的含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对于与主用地相结合的辅助用地,土地类型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确定;混合用地以土地类型为主要土地类型;铁路、公路上下、左、右一体化,不能分离的,根据其重要性或主要用途确定为单一的铁路、公路用地;灌木、乔木、草混生的,按照灌木、乔木、草的顺序确定土地类型。
        (3)测绘底图的制作。以高分辨率DOM正射影像、上级发布的不一致图块、省级初始数据库层和预判图块为基础,以村庄为单位,进行定级打印。
        2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主要任务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土地空间规划编制、城市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国家自然资源管理统一规范等提供基础数据信息权确认。实现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共享,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统筹部署、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现行统一标准,运用信息化测绘手段,全面规范利用现有数据,实现对全国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属等信息的调查,全面掌握全国土地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国家、省、地、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形成土地数据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调查机制,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实时、准确更新和变化。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细化、更新和补充,并对跨土地类型的利用状况和管理属性进行标识。此外,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相比,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首次强调要实现土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共享,提高信息技术和产业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贡献率,更加明确地表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最终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国家,土地规划目标是“十三五”。
        3三调工作思路
        3.1 准备工作
        第三次调整是一项技术性和过程性很强的工作。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全面部署和周密谋划。前期准备工作是三次调度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筹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经费、完成方案、技术培训、宣传报道、资料收集等。
        为明确各阶段的宣传任务,确保抚绥县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工作的落实,编制了《抚绥县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计划》。在工作前期,要以全国“八二九”测绘法宣传日为契机,加强三测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土地调查的认识。

召开动员培训会,邀请技术承担单位与县土地调查成员单位、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乡镇土地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站、安全监察站站长进行交流,副站长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三次交接工作交流。
        3.2初步数据分析
        接到国家下达的办公室工作图纸后,不宜立即开展工作。要认真分析图块的类型、面积和原位类型,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找出不合理的变化类型,为后续实地调查论证提供数据依据。
        3.3建设用地调查
        在三次调查中,需要对城中村进行内部详细调查,因此如何正确识别土地类型,保证建设用地不减少,在数据收集中要综合考虑。在绘制地块面积线时,以建筑物外其他用地的明显边界线作为城镇和村庄的范围线。村庄开放后,利用分辨率大于0.2m的图像,结合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城镇地籍和农村住房数据,对村庄内的土地类型进行识别。尽量将房屋前后的小空地、晒太阳的场地、树木、杂草、果树、宅基地之间的通道等附属设施并入相邻的建设用地;除耕地外,还应利用农民休闲、习俗,据公园绿地调查,社会祭坛等大面积林地、果树、水面等,通常用于休闲、风俗和社交祭坛。
        新的实施方案对已批未用建设用地调查有明确规定:对原数据库中已有的已批未用建设用地,应根据现场现状进行识别,空置地和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土地,应当标明“20”属性;因违法拆迁复垦绿化、增减挂钩项目复垦、移民安置等原因造成原建设用地被破坏的,土地类型根据场地现状确定,不能标注“20”属性
        3.4农田调查
        根据新的实施方案,原可调整用地类型图点为耕地的,按耕地进行调查标注;对人工林、林木、池塘等非耕地,经联合评估认为仍可以恢复耕地的,应当进行调查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可按可调土地类型继续调查,并按种植园、林地、池塘等用地类型进行汇总统计;若现场已种植园、树、塘等,难度较大经两部门评估恢复耕地的,经实地调查,不得保留可调整土地类型的性质。坡度大于25°的原坡耕地,实地现状未种植农作物且不适宜继续耕作的,原则上不再按耕地认定,应按现状调查为相应的地类。在耕地上临时晾晒、堆料、修建简易工棚等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应按耕地认定,如临时改变用途满3年或计划使用3年以上的,标注“未耕种”属性,否则标注“耕种”属性。
        3.5 后备资源调查
        闲置土地是土地利用的重要后备资源,闲置土地的调查鉴定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国家严格控制和重点查处闲置土地。但由于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地质地貌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原有农用地因灾害、人为破坏和长期弃置而遭到破坏。原农用地划分为其他未利用地,如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碎石地,水田调查为灌溉地或旱地,灌溉地为旱地等耕地范围内的二级变化,要做好现场论证,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充分说明原因,形成详细报告,经第三调度所审核后,报国家三调度。
        此外,对于现有耕地资源质量有改善和提高潜力的情况,广西第三次调查补充规定对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原有的旱地、灌溉地数据库用地类型,对有质量改善和转化条件的耕地进行分层调查,并标注“ktzgz”属性。
        4结束语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深远的影响。现有的土地利用资源数据库与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三次土地调查可以弥补这一差异,并对数据库进行更新。第三次土地调查对于了解土地利用状况、各种设施的建设和分布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三次调查的土地数据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信冠栋,施昆,吕晓阳.遥感动态监测模型在拉市海湿地保护区土地利用中的研究[J].软件,2018,39(4):170-175.
        [2]刘志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线状地物图斑化关键技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3]何志斌.昆明市主城区热岛效应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软件,2018,39(7):152-156.
        [4]肖婷.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天津市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