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水利工程事关防洪、防旱、排涝、饮水保障和国家农业发展。水利工程技术在水利建设中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对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可以用以防洪、灌溉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防防渗施工技术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利用防渗技术,有效地阻止堤坝渗水,可以提高堤坝的使用年限,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堤坝渗水溃坝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堤防工程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的防洪工程。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对洪涝灾害进行防治,同时也确保河运航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对该地区农业进行灌溉,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1.1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复合土工膜是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它具有重量小、强度高、伸长率大、防渗性能好、成本低、应变能力强等材料特点,非常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堤防防渗施工。首先,施工人员在正式铺设复合土工膜之前应该进行预铺工作,明确预铺没有出现不良问题之后再进行正式的铺设和施工。用于施工的复合土工膜规格尽量宽幅规格,这样不仅更便于施工,也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堤防防渗效果。其次,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对复合土工膜进行裁切,根据堤坝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正确拼接,过程中注意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同时加入钢管铺设,为复合土工膜提供防渗保障。最后,施工人员在铺设复合土工膜时,还应该充分考虑铺设方向和张驰度等施工因素,使复合土工膜紧贴垫层,减少不必要的施工损失。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铺设复合土工膜时应该穿软底鞋,避免对土工膜产生损坏,保证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防渗漏建设中的顺利应用。
1.2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由原土层与浆体混合而成,在具体制作时,除了要重新设置原土层的结构,还需妥善解决浆液与土层的混合效果问题。能够使二者产生良好的结合效果,需依靠喷射器的高压作用来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将二者的位置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锁定灌浆管的孔位,确保达到标准的钻孔质量后,实施灌浆环节。在喷射灌浆时,浆液需保持一定的高压状态,从而在高压下使地面在浆体的作用下受到压力,导致土层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最终使浆液与土层融合。同时后喷射出的浆体再与土层进行融合时,可对之前的混合体提供高压的搅拌力,当浆液完成凝固之后,便会与土体产生出新的结构。这种结构在自身的硬度与承受力方面,均体现出较高的水平,且防渗效果也较好。此类施工技术的运用对相关设备和施工条件均未提出过高的要求,且实施成本较低,因此其在施工环境中应用次数较多。
1.3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土体材料为粒装的工程,除了要保证良好的防渗效果以外,任何防渗墙的搭建、建设,都需要将安全、稳定摆在第一要义。部分防渗墙尽管具备一定的防渗成效,但由于密实度层次不齐、结构也较为松散,因此长期使用中很容易造成防渗墙失效的情况,甚至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通过搭建混凝土防渗墙,即可保证地基长时间的稳定状态,即使出现漏洞也能及时填补。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格的水利工程,对混凝土防渗墙要求也不一致。
对待大型工程而言,其水量和水压都偏大,因此就需要选择厚度较大的防渗墙,大多需要超过0.6米,针对关键防渗位置则需要将其扩充到1.3米左右。
1.4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施工项目,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广,而且周围环境具有复杂的特点。防渗漏帷幕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堤防防渗施工措施。在一些土壤岩石分布较广、或者土壤砂砾岩储层丰富的地区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就可以采用防渗漏帷幕灌浆技术。这种防渗漏施工技术的优势是帷幕的防水性非常好,用帷幕将整个水利工程的堤坝覆盖,将上面的帷幕用技术固定,下面的帷幕埋入土中,必须保证帷幕固定的牢靠性,浆液的配置一定要达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标准,这样才能让浆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胶凝性,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渗漏效果。在水利工程的堤防施工中,防渗漏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虽然便于施工,对技术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有着非常大的地理局限性。因此,在施工时一定要深入考察水利工程所处位置的地理特点,才能发挥此项技术在堤防防渗漏中的实际作用。具体来说,灌浆工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要想有效对灌浆的质量作出保证,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内容进行严格遵守。在施工测量放线层面,应以设计方提供的水准点高程以及大坝轴线位置为基准,对帷幕轴线及灌浆轴线的控制点以全仗仪进行确定;还应在此基础上,对于帷幕轴线控制点的里程丈量来说,应利用钢卷尺对已知控制点进行丈量;而对于各灌浆孔的高程丈量来说,则应利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来进行,并以帷幕的底线设计对实际钻孔的深度进行校核,而且需要监理及设计工程师的认可。对于设计孔位与钻孔孔位的偏差设计来说,不应高于10cm。
2实例分析
本地区堤防工程位于水库工程下游位置,堤防总长度1890.5m,堤防工程堤线沿河岸布置。水库正常蓄水位908.00m,设计洪水位908.5m,校核洪水位1158.8m,死水位1131.50m,水库总库容98.56万m3,调节库容87.25万m3,水库建成后向核桃场提供灌溉和供水,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12万m3。堤防地段位于河流的左岸,堤外的河滩比较窄,堤防距离江边的直线距离大约1.5m左右,堤坡内侧宽度为50~560m的一级阶地,地形开阔、平坦,地面高程为5~15m。阶地后方属于丘陵地段,与深墙段后35~280m的山体相互对应,山体两侧地势平坦。经过地质勘探取样实验,工程地质根据现场勘测情况该工程主要为砂卵石岩层。砂卵石层含量约60%~80%,砂卵石粒径约32~87mm,砂卵石级配不是很好,但是磨圆度较好。其余分布了较松散的第四系堆积层,土层的上部为粉质粘土、粘土和粉质壤土组成,部门区域为淤泥质粘土组成的粘土层。粘土层的厚度为2.8~3.6m,局部厚度为3.6m,下部为中粗砂层、中细砂层和粉细砂层组成的厚度为4.3~4.6m的强透水性砂层。本工程主要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和水泥桩防渗墙施工技术进行处理,经检测确定防渗施工技术的正确应用和施工,使得堤防防渗处理非常成功,而且防渗质量良好,确保了堤防后期能够很安全运行。通过多方专家研究并讨论,得出防渗施工技术在砂卵石层、砂砾石层、粉土层防渗处理效果很明显、很成功,而且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防渗处理质量合格。
结语
总之,通过分析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应用要点,不断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在进行有效的工作实践过程,应该采取更加科学的技术手段,不断进行实践应用与创新研究,这样能够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占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吉林农业,2019(17):66.
[2]马永收.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03-104.
[3]金纤.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