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有效作用 谭林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谭林
[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1700
        摘要: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施工预算作为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建设项目正常施工产生直接影响之外,同时还会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施工预算在建筑工程当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对施工预算在成本管理当中的作用加以分析,之后对强化成本管理当中预算作用的方法展开探究,以期能对相关单位或者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预算;定制化管理
        引言
        现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规模在不断变大,工程项目也逐年增多,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地产项目,还是能源、制造等工业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规模都在不断的变大。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安全高效,而且方便快捷,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建设在全国得到了普及和推广。项目成本管理则在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建筑施工中涉及的范围广,受影响的因素多,这给项目成本管理加大了难度。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施工预算,确定项目成本目标,控制材料消耗,费用开支,将建筑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企业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1施工预算在成本管理当中的作用
        1.1奠定成本管理基础
        施工预算就是施工前期,根据本项目实际特点,结合以往项目经验,合理测算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费用支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项目施工前,合理地进行项目施工费用的评估和测算,明确项目成本目标,才能在工程施工不同阶段的成本投入时,及时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和优化。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是影响工程项目施工预算准确性与合理性的关键,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项目施工前,从各方面预测项目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从而减少和控制不合理、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备可操作性的施工预算方案,准确的制定项目成本目标,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充分发挥施工预算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控制作用,在项目施工前,全面策划施工预算方案,编制施工图预算,避免后续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施工预算与工程实际投入两者之间偏差过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1.2控制成本的损耗
        当今的建筑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获取项目中标。这意味着如果成本控制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因此降低成本的损耗是企业利润获取的关键。在项目开工前,及时熟悉图纸,做出施工图预算,明确项目的人、材、机的理论消耗量,制定出人、材、机的损耗量目标。施工时将实际消耗量与理论消耗量进行对比分析,如超出制定的损耗量目标,要分析原因及时纠偏。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明确制定损耗标准,通过施工预算可以为成本损耗管理带来帮助,精确的控制成本,高效的提升项目利润。
        1.3实现定制化管理目标
        项目定制化管理是美国先进管理方法与日本管理理念融合,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其核心是以实现精益生产为目的,从人力、物力、资金、空间、时间等方面消灭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品质的管理过程,同时强调更灵活地(适时、适量、弹性配置)适应生产需要变化。在项目管理时做到管理精细化,操作标准化,消耗定量化,考核直观化。和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对比,采用定制化管理可以将成本大大降低,也符合了现代建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加强成本管理,可以让成本控制的核心得到合理的控制,也满足了项目的各种需求。


        2建筑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欠缺科学的管理观念
        传统的建筑工程往往采用计划经济的形式,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对于建筑项目的成本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仅限于费用的支出与收入的登记。企业缺少成本管理理念,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建筑成本管理工作,导致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仍然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企业内部欠缺专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原因。
        2.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监管力度不严
        在项目施工时,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再优秀的管理规划也如同纸上谈兵。工作时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将责任和目标落实明确到人,并实施考核,保证实施效率,上下级之间沟通及时、有效,准确了解项目情况,避免出现数据上的失误,对成本估算造成影响。
        2.3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成本管理理念在国内建筑企业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对于成本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热情,消极的对待工作,导致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同时,成本管理机制没有实现其存在的真正价值。
        3建筑成本管理的优化措施
        3.1提升成本管理意识
        为提高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工作质量,企业首先要提高内部对成本管理的认识。第一,从企业管理人员入手,不断加强企业管理成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提高对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要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工作。第二、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不断将制度进行落实。同时,企业要经常组织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促使管理人员形成成本管理理念。第三,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工程成本施工预算的作用分析
        工程成本预算是一项带着预见性的应用技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有着多重作用,本文简单进行了分析。建筑成本施工预算的结果更加可靠,通过工程量、单价、风险预估等方面来执行高效精准的成本预算。工程成本预算相比传统模式明显要更加有效,更大程度上节约了项目施工成本。成本管理更准确,精确地控制每一笔支出,保持着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手段上不断创新,更能适应新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3.3构建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
        第一,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提高需要多种制度支持,为此需在企业内构建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目标构建与落实,进而提升企业成本管理落实效果,防止发生企业成本管理形同虚设的情况;第二,强化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建设,企业需在项目施工中对人、材、机等方面的耗费增强成本核算,在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成本核算管理力度;第三,建筑企业需结合自身状况,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且在建筑企业内布设专门的成本管理小组,构建高效的成本预算方案,编制预算报表,把企业成本预算落到实处,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终极目标。
        结语
        总之,施工预算作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预算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随着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大,建筑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施工预算工作方法研究的力度,促进企业成本预算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才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在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何军岩.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有效作用剖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9:35-36.
        [2]钱志坤.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预算的作用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130,132.
        [3]吴三六.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施工预算的作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