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颜泽兵
[导读]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基础支撑的机房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机房设计复杂程度随之增加,在机房设计过程中,做好防火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达州市科技开发中心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作为基础支撑的机房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机房设计复杂程度随之增加,在机房设计过程中,做好防火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  机房安全  防火设计
        1、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的意义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种信息网络已经完全融入了当今社会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离开网络而保证日常活动的正常进行。无论是下班后的休闲娱乐,网上购物、通讯、移动支付,还是上班、上学时的文件处理、课程学习,大多都需要在网络的辅佐下才能够完成。机房作为网络信息设备的聚集场所,其安全运行已经关系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对提升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安全性,做好防火设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安全现状
        机房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多数机房在建设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但现实中仍有不少问题机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消防措施落实不力
        在机房建设中,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监督建筑的消防设计,就会导致机房的消防系统不完善,甚至有些工程为了节省经费,在机房中所使用的材料并非合规的材料,这就为后期机房在使用时的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在消防器材的设置上,有很多工程为了从中赚取利益,以次充好,导致有些消防器材达不到机房消防设计的要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最终会导致机房的消防安全存在隐患。
        2.2消防安全责任不明
        在机房消防管理方面,存在由不同的人或单位自行管理的局面,因此会出现机房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的现象,这种对于责任划分的不明确,导致了即使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也不会被及时发现、解决,很多政策制度也可能迟迟难以得到执行,无法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即便发生了消防安全问题,也不能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最终会导致这个机房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2.3部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
        部分机房工作人员对于机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内容了解不深入,消防管理流于形式,部分人员即使知道是易燃易爆品,也会抱有不会出现意外的侥幸心理,甚至未经审批私自使用易燃易爆品,为机房的消防安全埋下隐患,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一些用人单位对于消防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导致人员欠缺基本的自救常识和消防安全知识,一旦发生火灾,不知道如何处置,不知如何正确逃生,进而产生人身财产安全可能受到损害的隐患。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设计要点
        3.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构造及分隔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耐火等级应高于二级,如果机房位置处在其他建筑物内部,需要将耐火极限高于2.00h的隔墙作为机房与其他部位的阻隔,同时选择甲级防火门;
        (2)在其他建筑物内设置机房,不能将地下室作为机房位置,同时,还要远离各种潜在危险源、电磁干扰源存在的区域;
        (3)机房主体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主机房内不能存在伸缩缝和变形缝,同时按照规定设置必要的围护结构;
        (4)应通过暗敷的方式,对机房内所使用的管道进行设置,如果管道需要穿越楼层,尽量设置技术竖井,通过防火分隔和封堵措施的使用,降低火灾出现的概率;
        (5)如果机房与其他建筑物合建,应单独划分防火区域,同时在机房内各个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防火分隔;
        (6)应根据电子信息的重要程度和补充难度,采取不同的防火设计,对于难以补充且重要性较高的信息存储设备,应将其与其他设备相分离,单独安装,同时在房间配置不易燃烧的资料架,作为信息存储区域。如果存在备份记录,应按照上述标准设计;
        (7)如主机房面积超过100m2,应设置2个及以上数量的安全出口,同时将机房两侧作为出口位置[1]。如果机房面积小于100m2,出口设置数量可以为1个。安全出口的方向必须与疏散出口保持一致,在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同时,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从机房内开启。此外,还要将应急指示装置设置到走廊和楼梯处。建筑入口和主机房之间设计通道,其平均宽度不得小于1.5m。
        3.2做好室内装修
        第一,机房活动地板除了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之外,其机械强度与要求相符,不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腐蚀变形,建议选择抗静电铝金活动地板作为主。墙面应采用环保无毒、阻燃、防静电、无尘涂料处理;
        第二,如果机房规模较大,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分区空调的设计方式,这种分区方式,可以缩短风管的穿透距离,从而实现对火势的有效控制[2]。此外,还要将防火阀设置在各种送风和通风管道之间,空调系统风管和保温材料,为不燃材料;
        第三,提前设置电缆沟,并通过分层敷设的方式,将各个线路设置到电缆沟之中,同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线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损坏。

对于吊顶内布置的电缆,线路应穿金属管(槽)敷设,选用阻燃线缆;
        第四,如果机房选择的送风方式为下送时,需要控制机房活动地板和地面之间的高度,确保二者间距大于40cm。
        3.3静电防护与接地静电防护
        在设计中将防静电地板作为主要选择,在应用前,需要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与设计要求相符。机房内各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需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设计。单点接地是电子信息系统的常用接地方式,同时还要采取等电位措施。如果一组接地装置需同时满足多个系统,可以利用接地线连接接地体。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设计中,接地设计、防雷设计与机房安全密切相关,故设计质量与等级应该与机房对应的等级要求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3]。通常情况下,一组接地装置即可满足机房的接地要求,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应为最小值。机房内的导体外壳必须接地,不能存在未接地的导体外壳,且保证接地电阻值与下述标准相符:
        (1)交流工作接地的电阻不得超过4Ω;
        (2)安全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得超过4Ω;
        (3)直流工作接地的电阻不得超过1Ω;
        (4)防雷接地的电阻应小于10Ω;
        (5)综合接地的电阻不得超过1Ω。
        3.4消防设施
        3.4.1消防报警
        消防报警主要起火灾预警,需要有相关的报警处置预案、流程、人员设备配备,在火灾预警发生后能够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处置预案、流程进行快速有效的预警处置,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发阶段,减少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
        3.4.1.1  烟感、温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按照相关规范在机房区域的平面及空间合理设置感温、感烟探头,或其他探测装置,将隐患区域全覆盖,报警系统主机能对烟感、温感等报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联动消防灭火系统,进入工作准备状态。报警后的等待延时期间,相关人员可进行人工干预,人工干预有效可手动解除灭火系统工作状态,人工干预如失效,灭火系统能在延时期过后自动或手动启动灭火程序。
        3.4.1.2  电气火灾报警系统
        对机房配电系统,除了设计完备的综合防雷系统外,还需要针对重点开关的触点温度、工作电流、电压、漏电、零电位等参数其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预警,在监测参数出现越限时能立即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置,将火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3.4.1.3 AI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随着视频监控融合图像识别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机房日常安全监管和运行安全监管中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人脸识别、区域禁入、物品滞留、人形检测等AI技术可用于有人区的规范化管理,减少机房因外部因素引入的火灾隐患;视频监控中的红外测温、红外成像探头可应用于机房无人区域重点监控对象的温升预警监控,为及早发现火灾隐患提供有力的可视化手段,发出预警信息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置。
        3.4.2灭火系统
        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等级为A级或B级,应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如有需要,B级机房亦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这种灭火系统在C级机房同样适用。为增强灭火效果,还可以选择自动喷水系统作为C级机房的预用系统。如果机房设置的灭火系统属于固定系统,应该将喷嘴和探测器设置到吊顶上下和活动地板内部。室内消火栓系统,如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深度超过25m,需要将公共走廊设置在机房两侧,消火栓系统应设置在公共走廊。
        3.4.3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是机房重要的消防设施,具有良好的灭火效果,在进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火设计时,其设置范围应包括机房大部分区域(对无法用水灭火的区域,均可设置此类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通常预留有一定的启动延时时间,具有自动和手动操作多种模式,为达到快速而准确的发现、处理机房消防报警信息,可根据机房等级、大小、设备、信号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消防报警系统设备配置方案及联动处置方案,报警后先人工干预,人工干预不能有效处置时可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工作,以最小的代价确保机房的最大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防火设计至关重要,是保护机房安全的重要举措。建议业主、设计单位将选址、防火构造及分隔、室内装修、静电防护和接地、消防设施等作为切入点,遵守相关规范,同时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以预防为主,防灭可靠融合的原则,深入做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火设计工作,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建设,后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日常运行管理,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殷苏敏,孙锋.通信机房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7):32-33.
        [2]谭学臣.机房火灾事故的原因与措施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4):275.
        [3]赵晋,洪叶.论通信机房的防火安全与措施[J].电子世界,2017(1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