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于松枚
[导读] 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够全面勘测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
        摘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够全面勘测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申请建设用地之前,进行严格规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且由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评估结果。如果不符合评估要求,则不予以办理建设审批手续。由此可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确保工程安全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防灾减灾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意义
        引言
        近些年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很多人员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忽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从而引发重大安全隐患。为有效减少工程建设场地,在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因为地质灾害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几率,确保工程建设场地得到安全合理的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所以必须在工程项目建设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范围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能单纯局限于建设用地或规划用地,注重建设规划项目特点、地质环境特点和地质灾害的类型。如果危险性仅限于地质灾害面积,则应该根据用地范围进行评估,目前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评估范围时,查明坡体内所有发育理节、裂隙和岩层延伸方向以及发育密度等,对崩塌体的两侧边界进行判断。需要调查结构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贯穿情况。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对相交组合面进行分析,外侧贯通性能比较好的结构面崩塌体由于危险性非常大,所以也会引发崩塌滑坡的情况。在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时,要根据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作为整体评估范围,并且在地形地质图上判断具体的评估内容,包括泥石流沟谷、完整山脊作为边界。经过实地考察,确定了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个评价区。
        在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评估时,需要对初步的评估范围进行全面预测,保证推测与地面裂缝的延展性范围一致,而且还应该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航道开采规程进行分析。对于其他评估范围进行判断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区域进行分析,如果位于强震区或可能引发明显错位构造的地震灾害情况,则需要对评估范围的临近特殊构造进行分析,对于已经进行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程,则应该按照危险性小中大等不同等级进行划分,还应该按照区域地质环境特点和工程项目类型进行分析评估范围。在线路两侧500~1000m左右为主。
        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重要内容
        在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需要对固体废物来源水源条件和泥石流流量进行准确判断,首先要想计算出地质灾害危险性,则必须对洪积物崩积物和残积物等固体物进行准确计算,在实际野外调查时,需要根据地质灾害区域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计算出地表和地面的径流量,确保地质工程整体的工程建设效果。在对泥石流流量估算时,准确判断一次泥石流灾害产生的流量从而准确采取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情况,根据粘性泥石流的经验参数判断泥石流、水含量,固体物的整体质量。在对水源条件进行评估时,则对沟谷地区的一次降水汇水量和排水量做出基础估算,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资料结果对该地区的地下径流进行分析,准确处理排水量和汇水量的整体水平。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现场评估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果在前期已经收集了足够的与项目工程建设现场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工程建设现场的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真实的调查,以便充分了解工程建设项目附近的环境条件,掌握项目本身的基本信息,正式开始投入工程建设。通过建设项目前期规划的相关文件,可以对地质灾害现状进行合理评估,并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准确掌握相关工程区域的地质、地貌和地形特征,合理分析这些特征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相对全面的潜在地质灾害预警机制。

参考收集到的工程项目的基本资料和以往的评价规范和方法,不仅要对以前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工程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且要给出更有效的措施。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
        2.1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国土资源部对申请建设用地的重要规定,不仅是完成报批例行手续,更是对整个地质灾害进行的有效预防,如果没有受灾对象则不构成灾害,所以对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时,政府做出科学选址,只有选择最适宜的用地才能够满足地质灾害预防和评估,如果地质选址不当,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2为建设单位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目前很多建设工程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完全规避地质灾害,所以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治理,其中最常见的治理内容就是对防灾建议以及合理治理措施进行妥善处理。在对地质灾害危险评估完成后,通过向省级以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报批,能够对评估结果进行准确判断,并且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建议,为建设单位的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和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整体水平,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3为金融机构投资风险估算提供准确依据
        由于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预见性,所以金融机构在对项目投资时都通过一定的资料来做出相应的投资,只有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建设方案才能确保金融机构投资稳定,性得到增强,但是地质灾害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风险。通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以为金融部门的风险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保证金融机构的整体收益得到有效保障。
        2.4为公众知情权提供保障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能够履行政府的行政审批职能,使政府行政审批予以公开化,透明化向全社会公开,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建设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公开危险性评估方案,能够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进一步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可以有效界定人为诱发地质灾害风险责任,也能够对区域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结语
        随着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的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基础水平也在全面增强,为防灾减灾工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出评估区域内部的地质环境特点,地质灾害类型和评估特征,可以对评估范围进行准确调查,确保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时,也保证承担单位业主和主管部门严肃认真对待。尽量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人民群众财产和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常琳,王振华.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上的意义[J].四川建材,2020,46(05):59-60+71.
        [2]邹东璃.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J].建材与装饰,2020(06):225-226.
        [3]许妙丽.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西部资源,2019(03):114+119.
        [4]赵建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川渝地区建设项目的作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0,22(09):12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