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两山论”精神实质切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王昌宁
[导读]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自然资源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国家的未来,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不能只讲利用不讲修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于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篇重要讲话中,进一步科学概括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是科学自然观、绿色发展观、基本民生观、整体系统观、严密法治观、全球共赢观的集大成,深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严密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写进党章和宪法,成为全党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和全民的共同行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根本遵循。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执政理念、责任担当,对新时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精辟地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实践“两山论”的重要途径。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济宁市划分为成熟型资源城市。作为济宁市主城区的任城区,辖区内有8对煤矿,按照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够长。但是,实际生产现状,大大缩短了服务年限。有一个煤矿已停产,今年闭坑。大多数的煤矿开采资源趋于枯竭,任城区提前若干年进入了后采矿阶段,--由成熟型转为衰退型。与此相同步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并没有落实到位,绿色矿山建设欠账过大。采矿活动虽然采出了“金山银山”,并未给矿区留下“绿水青山”。因此说,绿色矿山建设任重道远。
        一、牢固树立“两山论”,是搞好绿色矿山建设的根本。从10多年的实践来看,响应和落实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号召,是推进矿业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树立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新发展理念,是矿政管理的根本所在。责任主体的再明确,建设任务的再明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有效途径。


        二、建设标准规范化,是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的基础。绿色矿山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山和谐的绿色发展模式。达到这一宏伟目标,建立绿色矿山体系,制定绿色矿山标准,形成绿色矿山发展格局,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到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一是矿区环境优美;二是采用环境友好型开发利用方式;三是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煤炭及共伴生资源;四是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五是树立良好矿山企业形象。在建设绿色矿山活动中,始终不渝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切实推动形成矿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三、全面推进、均衡发展,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全面推进、均衡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缺了项,甚至有硬伤,是创建绿色矿山工作的大忌。从多年来矿政管理工作实践来看,有的煤炭企业,重“采矿证办理”,重编制各类“方案审批”,轻“编制内容”,轻“批复要求”。甚至有的同志费尽心血从国土部、省国土厅或其他部门拿到各类“批复”或“方案”,只知其“名”不知其“意”。钱花了,工作没落实。束之高阁,而自行其是,无章法而言。最终,法定的职责没有自觉履行好。比如地质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这两大问题,普遍解决的不好。有的虽签订了责任状,仍然无法推进,影响了整个矿山企业大局。究其原因,固然客观因素存在,但是主观上的问题十分突出。“两个方案”里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与开采活动同步的年度治理计划都没有实施,甚至不知道这一方案的明确要求。因此说,对照法定职责,全面梳理,整体推进,均衡发展,是绿色矿山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消除煤炭采空区隐患和恐慌,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保障。近30年的煤炭开采给矿区带来了财政收入,也让百姓走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开采过后,任城区矿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和地质隐患区,相当大的面积已经进入济宁市城市规划区或即将成为下一轮济宁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随着煤炭采空区的不断扩大,矿区的耕地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可供居住的安全放心地块逐渐消失,社会问题突出,老百姓的利益被侵蚀。相当一部分村庄搬迁选址成了最大困难。对于这个逐渐“悬空”的城市,地上与地下矛盾日见突出,采空区的治理迫在眉睫。
        建议针对目前状况,举办济宁市煤炭采空区综合治理工作研讨会,并将其纳入绿色矿山建设重要内容,从法规政策、主体责任、监督管理、项目实施、资金运作等多方面多领域展开,确保城市有序扩展。一旦煤炭采空区综合治理的问题得到突破,将会为济宁市建设注入强大后劲,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可以复制崭新模式,体现新时代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同时也解决了矿区群众住得稳、能致富的大问题。“就地致富”也将开辟了矿区乡村振兴的新天地,意义非凡。这就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这就是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五、全面落实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新动能。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工作定位,不仅是对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要求,同样,也是对矿山企业的要求。矿山企业要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全面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的主体责任,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具体措施,不断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扎实构建绿色矿山建设新途径,形成具有任城特色的绿色矿山新格局,实现矿地和谐共赢的新态势,描绘任城乡村振兴的新蓝图。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任城走出一条“以修复煤矿塌陷地推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发展新路子,造福矿区群众,建设美丽新家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