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正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经济水平和文化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现代建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经济水平和文化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现代建筑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仿古建筑。仿古建筑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屋面施工的内容和步骤更是复杂,一旦在施工管理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将对整个建筑造成重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仿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重要性,随后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技术要点,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古代建筑艺术始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还见证着人类各时代文化的不断进步。但我国古代建筑因普遍使用木质结构导致其保存难度极大,维护成本极高,能保存至今的古建筑群十分罕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更倾向于采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去还原古代建筑的外观与设计,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仿古建筑。在仿古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屋面施工无疑是整个工程中的重点部分。屋面结构是整个建筑中最大的覆盖部分,起到了承重、保温、防水等重要功能。因此屋面施工管理是建造任何一个仿古建筑时都应注重的一个问题,本文便针对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管理进行一定的探讨。
        一、仿古建筑屋面概述
        仿古建筑是指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来模仿与代替古代传统建筑、宗教寺观文物建筑等古建筑的现代建筑。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其本身价值自然不能完全被仿古建筑所取代。但相对于古代建筑,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为简便,建筑用料也更符合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仿古建筑改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受力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再配合其他传统建筑部件来达到装饰效果[1]。因此仿古建筑在做到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设计风格的同时,也对古建筑文化起到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比,最为独特的结构之一就是屋面。中国建筑中不但有与西方类似的筒瓦屋面,还创造有带釉的琉璃屋面、合瓦屋面、干槎瓦屋面等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的综合屋面。因此,屋面建造是古建筑中十分体现建筑特点的一个建筑内容,自然也是仿古建筑中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部分。
        二、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的重要性
        仿古建筑的屋面不仅体现着该建筑的美学价值,还承担着防水、抗风、保温等建筑功能,是仿古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在屋面施工时未注重主要节点的过渡问题,便很有可能导致屋面漏雨,严重时还会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导致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损坏。一些仿古建筑的屋面施工还可能忽略屋面的防水设计,或为增加屋顶美观性在防水层上任意打洞。这种行为都会使建筑物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在防水层彻底老化破损后还会发生屋面渗漏现象。现阶段我国很多仿古建筑主要采用的还是卷材屋面,在施工过程中沥青质量极有可能会发生一定范围的改变[2]。如果使用含蜡量过高的沥青制作油毡,便会使屋面不容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当温度较高时屋面容易产生滴淌现象;当温度较低时屋面便会变得脆弱,容易导致坍塌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虽然仿古建筑的建筑水平不需要达到真正的古建筑精细标准,但作为一项基本的建筑工程,在屋面施工过程中仍然要保证施工质量,注重各环节的细节把控。
        三、仿古建筑屋面施工技术要点
        (一)苫背施工
        苫背操作通常从木望板部分开始,普通仿古民宅也可用苇箔或席箔代替,在地方建筑中也有瓦芭、砖芭或石芭的做法。苫背是仿古建筑屋面施工中的基础工程,因此在开始前要着重检查屋面基层的各类情况,充分了解和熟悉施工图。如果发现前期施工造成的不安全问题要及时上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技术调整[3]。在特殊的冬季或者雨期施工还应增加专项施工措施以保证安全。


        (二)屋面基层防水
        古建筑屋面通常采用望砖或者望板来制作瓦的基层,为保证更好的防水和保温效果还会在盖瓦前加做苫背层。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南方,通常在苫护板灰后还要加苫灰泥背,以达到屋面的防水效果。为保证后续装饰物不影响屋面的防水工程,在苫背层施工前就应确定正脊、正吻、垂兽等屋面饰件的位置,并在对应位置用铁钉来标注其位置。屋面基层防水施工的技术难度不算大,主要技术要点在于泥灰背的调配上。在南方内陆地区一般采用1:2的砂灰和水搅拌而成。但在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取材和当地气候等原因,通常会将砺、蛤等贝类生物的外壳煅烧成砺灰,再加入麻筋和水一同搅拌制成[4]。在灰泥背施工中,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cm,在保证该层压实抹光后再依次加苫下一层。
        (三)屋面曲线造型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屋面普遍都有十分流畅的曲线造型,这也是仿古建筑施工的难度之一。要通过新材料技术做出古建筑原有的屋面曲线,就要更注重屋面提栈工作。实际上屋面提栈是随各段界面深浅变化的,基面完成后形成的是一段段的折线,很难直接达到流线型的造型。因此在苫背施工时就要时刻把握屋面整体的曲线流畅性,不能像建造城市建筑一般严格要求每层泥背灰的厚度都完全一致,适当地在椽身部位抹薄一些,在连接椽头的提栈变化处要适度厚一些。仔细把握屋面的各种细节部分才能使仿古建筑的屋面曲线更加自然优美。
        (四)筒瓦屋面施工
        筒瓦屋面是布瓦屋面中常用的一种,主要用板瓦作为底层瓦,再加添筒瓦作为盖瓦。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瓦片质量,然后在板瓦前段用浆充分浸沾,沾浆的部分至少要达到总瓦长的1/3。在清垄之后要在底瓦接头的地方用素灰勾抹,保证瓦片之间没有间隙,并再用刷子沾水勒刷一遍。在运用裹垄法制作筒瓦时,要用裹垄灰分两次抹制,在打底时先用泼浆灰,抹面时使用煮浆灰,两者顺序不可颠倒。在两肋夹垄时也要注意下脚不宜过大,尽量将垄做得顺直、平整。在赶光轧亮时最好使用瓦刀而不是铁撸子,避免影响灰垄的质量。
        (五)成品保护
        在屋面施工全部结束之前都应该时刻注重对已完成部分的保护。由于仿古建筑屋面通常都是有瓦片组成,在铺瓦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损坏的瓦片应该及时更换,防止后期出现更严重的渗漏现象。但是在更换瓦片时很大几率需要行走在已经铺好的瓦上,这就极考验施工人员的经验与灵活程度。一般专业的铺瓦人员都会选择顺着瓦的底部行走,以免破坏更多的瓦片。在铺瓦时还应注意避免污染瓦片,铺瓦人员应随身携带勾缝工具,在清理、铺好屋面后及时进行勾缝处理。在瓦上作业时应该谨慎小心,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尤其避免各种冲撞行为,或是在未凝固的砂浆上走动,以免破坏未铺设好的瓦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建筑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被人们所模仿和沿用。虽然仿古建筑在整体建筑结构和细节装饰上可能都比不上古建筑的精细,但它仍然代表了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的传承和敬畏精神。屋面施工管理作为仿古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施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施工管理中保证仿古建筑屋面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让现代科技和古代技艺得到结合,更好地发展我国优秀的建筑风格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迪.仿古建筑屋面施工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00(027):2443-2443.
        [2]刘勇.仿古建筑屋面工程施工中的琉璃瓦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000(009):150.
        [3]王红雷.仿古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00(015):1975-1975.
        [4]邓守勇.仿古建筑屋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以天河潭景区为例[J].冶金丛刊,2019,004(006):239-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