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信息化教改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于提升高职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平台,以港口物流课程作为教改内容,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对课程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港口物流、信息化教学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教学进程不断加深,借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用于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常态化的现象。以蓝墨云班课为主的移动教学平台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实现即时的沟通分享,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范围,促进教学模式变革。(1)本文依托蓝墨云班课APP丰富的模块设置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包含课程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全覆盖,对港口物流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改进。
一、蓝墨云班课平台
蓝墨云班课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下的APP软件平台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支持 PC、移动手机、平板等教学设备。(2)云班课平台为高效快捷地服务师生的课堂教学,设置了非常全面的系统模块。任务中心可用于管理课程数据的导入导出,教学包可用于分享、发现和交流课程资源和经验信息,库管理可对课程的题库、资源库和活动库进行有效管理。
在具体的课程项下,又细化若干教学模块。我的题库可用于设计符合课程需要的预复习及考试题目,资源模块可以上传来自电脑、网络、资源库及教学包的文件、连接、图片及视频资源,成员模块可以详细掌握班级学生的个人及小组学习情况,活动模板可以设置包括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轻直播/讨论、测试活动、作业/小组活动、云教材学习、课堂表现等丰富的活动形式。此外,手机投屏功能更能帮助教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的同时又能随时掌握课堂教学进程。
二、《港口物流》课程教学现状
《现代港口物流知识与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包括理论和实践内容,共32课时。该课程总体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港口的定义、基本功能、设计特点,港口经营生产特点,相关影响因素对港口营运的影响和港口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港口规划或港口生产具体岗位的适应能力,具备港航业的基本行业知识。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讲学授课和案例分析方式,尽量将枯燥和繁琐的书面知识形象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对于一些核心的知识和技能将加大教学力度,安排更多的课时来使得学生能够切实得到实用的东西。另外课堂上会经常安排观点阐释和角色扮演,这样能够理论结合实际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当然学生需要课下多花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演练,这样配合课堂的讲授才能事半功倍。
那么,如何通过合适的课堂管理和恰当的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每次课堂乃至每次活动设置精确的量化考核分数,可以提升对学生学习成效评价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理解。
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课程教学分析(2100)
下面以某物流班级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分析蓝墨云班课在港口物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设计如下图所示:
.png)
本节课程针对港口集装箱装卸这一教学项目展开。通过知识测试进行前情回顾,通过资料分享进行课程预习,通过活动设计完成课堂教学,通过课后活动实现知识巩固。
(一)课前阶段
老师通过云班课—活动—测试活动模块发布若干测试题目供同学们进行自主测试,并在课堂上进行逐一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上节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作为本节课程的开始。老师通过云班课—资源模块上传课堂教学所需的ppt和视频资源,供学生在课前进行简单预习,以熟悉本节课所学内容框架。
(二)课中阶段
本环节主要通过活动设计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首先将港口集装箱装卸这一教学项目划分成港口集装箱装卸方法和港口集装箱装卸机械两个工作任务。然后,围绕工作任务提出三个教学目标,掌握港口集装箱的装卸方法、装卸机械设备及其使用情形。通过设计六步骤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课程导入、师生互动、视频教学、小组活动、案例活动及评价与总结。同时,结合云班课平台,分别通过不同的平台模块来协助完成六个步骤的教学活动。
课程导入阶段,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港口装卸案例,通过云班课平台的头脑风暴模块,进行案例讨论。在本步骤中,老师提供两个不同的港口集装箱装卸操作案例供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先由学生单独完成案例分析并将各自的分析结果上传到开通的头脑风暴模块中,老师通过手机投屏功能直接将学生的分析结果投到电脑投影仪大屏幕上供其他学生参阅,并在设定的截止时间结束后或者所有学生都完成上传后暂时结束活动。由于课堂时间所限,老师可对结束的头脑风暴利用平台自带的智能分析功能在整个班级学生的回答中提取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并和同学们进行分享。此外,学生还能在课堂结束之后对所有其他同学的回答进行回看帮助加深理解。
师生互动阶段,围绕常见的港口集装箱装卸分类进行互动学习。首先,通过ppt对港口集装箱装卸方法进行简要讲解,根据集装箱装卸方法的不同,有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滚装式作业和吊装式作业方式三种常见的方法。结合图片或视频由老师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进行初步了解。然后通过云班课的测试模块设计若干有关装卸分类知识点的测试题目,由学生在给定的截止时间之内当堂完成。结束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投屏直接在投影仪上观看到个人及整个班级的答题情况。老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进一步的教学拓展。
视频教学阶段,准备合适的视频对港口装卸设备进行直观学习。首先,在备课的时候通过云班课的资源模块上传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视频,进入该模块教学的时候再分享给学生观看。在这个阶段,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学视频进行讨论,鼓励小组推荐成员在课堂上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老师可以酌情对小组进行额外的经验值加分。
小组活动和案例活动阶段,设计港口集装箱装卸案例题目进行小组活动并完成案例分析。在对装卸设备的基本特点进行学习之后,通过云班课的小组任务模块设置一个案例题目,各小组根据案例要求选用恰当的装卸机械来完成案例目标。在设定的截止时间内,各小组需要完成组内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上传。老师在截止时间之后开启评价模式,选用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加权评分,并进行分享。
评价和总结阶段,对于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简要回顾。通过云班课的答疑模块为学生答疑解惑,首先由学生对课堂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以文字或者语音形式记录在答疑模块中,对于共性问题直接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三)课后阶段
课后的复习巩固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借助云班课的答疑模块可以很好地实现师生的课下互动。在本节课和下节课之间的这段时间,学生可以通过云班课的各个模块对课堂内容做反复的复习,也可以在答疑模块于老师就一些个性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帮助其真正对课堂学习融会贯通学有所得。
四、总结
通过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基于“云班课”为载体的移动智慧教学为形式,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个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德露.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蓝墨云班课APP在教学运用中的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26):221-223
2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以《市场营销实务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1):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