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袁春秋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袁春秋
[导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极大的促进了风景园林的发展。
        淄博周村唯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极大的促进了风景园林的发展。风景园林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起到很大作用。为了提升风景园林工程质量,应结合城市整体结构布局和地域特征,优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效果,创设舒适的生态环境,契合人们现代审美需求。基于此,本文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分析,考虑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优化设计。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引言
        我国的各个地区的文化、地域特征、人文风情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势态。正因如此,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性与价值性,并在城市建设中焕发出别样的风采。风景园林设计不仅是放松人们身心,满足精神所需的人文景观,而且是推动城市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增强风景园林设计效果,突出其存在的价值,就要结合区域特征与城市发展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并将其付诸于行动。这样,在彰显地域特色的同时,还可以使公民的多样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幸福指数与生活满意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意义
        受地域差异性、环境特殊性等因素影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在满足民众审美的同时,巧妙地将地域特色展现出来,有效利用当地现有的基础设施,实现地域特征背景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独有特色。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地域特征分析,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工作,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发挥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意义。设计师在进行规划创作时需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人文理念,富有特点的同时结合地域素材,使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具有长期观赏价值。富有地域性特征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当地的综合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将自然、人文、应用价值等因素融入其中,对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2.1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主要包括水文、气候以及地质等,它们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在自然生态环境下能够相互影响,因此,在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构建自然和风景园林的和谐关系。地表的起伏是由地质地貌的差异引起的,对当地的降水量和温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土质,由此产生的自然景观也不一致,地球表面承受着内外力作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地貌,高原、丘陵以及盆地等,应顺应地形特征,合理设计与改造景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气候特征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所处的温度带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以气候条件为基础设计相匹配的植物,从而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地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园林建设;植被设计也是风景园林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的直观效果,南北植被差异大,不同植被反映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南方主要以阔叶林为主,而北方主要以针叶林与阔叶林为主,形成分明的四季景观,也突出了原有的地域特色,比较有名的有颐和园的落叶林,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也应以不破坏原有的植被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改造,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2人文特征
        不同地区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光要与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等有效的结合分析,还要对当地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使之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第一,历史文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表现,以风景园林为依托,承载发扬传统文化,也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基础。尤其对历史文化遗迹提高重视,设计出符合该地区的风景园林作品。

我国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奥林匹克公园在设计的时候就结合了历史的遗迹,在故宫轴线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设计,这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代表。第二,人文地理环境也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重点考虑的一项因素,地理环境是区域性的,人文也必然带有区域性的色彩。通过将当地现代人文与历史园林设计中的经典语言有效融合、创新,得到极富当代城市园林特色的优秀作品。我国历史上古典园林设计更多是为了皇室高官显贵或是隐逸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等,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其结构大多是比较封闭的,不同的庭院之间也是分开的。但是现代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精神文明的更高追求,就会导致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与古典园林中的不同,大尺度开放型空间的设计将更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也更符合城市居民的需求。第三,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还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城市园林建设影响也很大,所以,风景园林设计师在着手设计前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充分的了解是非常关键而必要的。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地域特征的途径
        3.1与气候相搭配
        在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气象条件,这一条件的变化不受人为控制,但也应使园林的规划尽可能适应其变化,气候条件可以使植被的种类呈现多样性,影响地貌的呈现方式,在西北地区会形成风化地貌,如丹霞地貌,而在南方的园林中,主要是山水园林的形式,著名的有苏州园林,这都是由于南北方地区气候差异大,形成的独特的风景园林地域景观,也应加强重视气候因素,以不变应万变,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地域的综合特点,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人文特点,注意把握细节,特别是对于气候多变地区,更应该引起重视,从而更好地被人们所喜欢和向往,更进一步促进园林发展。
        3.2结合人文特征
        一个完美的风景园林设计不但要考虑气候等特征,还要渗透当地的人文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建设。也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建设方案时,要将当地的文化特色、民风民俗进行渗透,使其更具人文特色,以满足人们的各项所需。位于东北地域的黑龙江哈尔滨市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城市,并且市内居住着不同的民族,如鄂伦春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锡伯族等,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个民族的人文特色,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更要建设能够满足他们精神所需的基础设施或活动场所,比如说“秧歌广场”“文化交流园”“民族风情乐园”“宗教园”“民族交流中心”等。一方面,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丰富,在多种娱乐方式中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另一方面,可以突显地域特征,满足人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分析地域特征,全面了解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合理运用自然遗迹,历史古迹等,向人们传达出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真正发挥出地域特征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价值,促进城市景观建设综合性发展,激起人们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风景园林对城市建设美化城市和人们生活环境水平有着重大影响,增加绿植面积净化空气的同时,提高了城市面貌,改善了人文环境,促进了城市生态绿化环境,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保护了城市生态平衡。合理运用气候、水文等条件,使其能够完美融入到园林规划中,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把握本土色彩,使园林设计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柳佳.浅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艺术科技,2019(05):99.
        [2]申新宇.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吉林农业,2019(10):91.
        [3]李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地域特征研究[J].乡村科技,2019(07):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