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薛玉洁
[导读] 摘要:地域性文化在园林建设工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会在观赏性的基础之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相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一个城市的面貌。
        青岛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地域性文化在园林建设工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会在观赏性的基础之上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的相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一个城市的面貌。园林建设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在考虑到人流量的条件下实现对地域性相关文化的融入,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化的工程管理,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城市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关键词: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园林建设工程建设越来越趋向于雷同化、相似化以及程式化,这对于我国的地域性文化发展以及传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小的限制作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个地区以及相关地域的文化性具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在每个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园林建设工程上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程序,难免会对不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当代城市的园林建设工程中应该在遵循绿色、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融入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将现代景观设计与历史艺术传承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促进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与园林建设工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对地域性文化如何在园林建设工程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说明,并对园林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一、当代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园林建设工程是指主要研究园林建设的工程技术,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园林工程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在综合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功能的前提下,处理园林中的工程设施与风景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简而言之就是探讨市政工程的园林化。1结合我国的土地因素,在园林建设工程中,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往往在整体施工中占据着较为关键性的地位,对于园林建设工程的合理施工、安全防护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可以让工程师尽早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土质情况。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在正式启动的前期工作中,需要工程师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对将要开挖施工的土质、淤泥层以及水阀的安装位置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给施工工程师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资料,能够引起工程师在施工前期对于关键性流程和问题的重视。对于后期开挖支护技术的开展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所需要进行的地桩地基建设流程对于后期的支护措施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建设场地的地质保护十分关键。因此在大型机器设备开动运转之前,会对施工地点的地桩地基进行保护清理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地桩地基的固定性。在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地桩的位移或者说偏移会对施工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甚至导致施工无法有效进行,需要重新打地桩、建地基的局面。因此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在前期工作中对于园林建设工程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第三、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的效率。作为一种以支撑保护为主的地质工程技术,工程现场控制管理技术可以为园林建设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提供高效率、高安全性、低能耗、低风险性的施工进程。如在边坡支护技术中,对循环水管清洗施工场地的装置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支撑保护作用,这样既减少了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又在持续进行的施工过程中无形之中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维持了较为湿润、清洁的施工环境,极大的提高了园林建设工程的建设效率。
        二、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流程分析
        (一)、园林建设施工区域特点分析
        首先,在园林建设施工工程的区域范围内要进行摸底调查,对周边的环境、气候、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探测,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对于园林建设施工工程的需要较大,而在我国当前城市的地质、土质中,主要以盐碱地、黄土地为主。在这种地质的土地上进行施工,需要注意:施工区域地层表面范围内是否有小山丘、小土坡的存在,如果有,要及时进行清理和推平扫除;对于施工区域地表下的沙质层、泥土层进行探测,是否有水体、暗流的存在,在进行后期的施工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随后需要对地表进行地桩搭建工程,良好的支撑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关键,因此地桩应该在较为坚硬结实的土质之上选择搭建;地桩建设完毕后还需要在地桩周围建立相关的保护措施,并在进水出水管道的流经之处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最后,在园林建设施工开始的地区要明确施工的范围以及施工时限,避免对施工周围的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二)、园林建设现场管理特点分析
        在园林建设相关的钻孔技术中,要在重点工程项目的负责地点进行重点保护和支撑,如对主要施工现场、水利发电装置、水电转换装置的附近加装固定地桩机。对于部分较为特殊的场所或地段,要在确定地质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有效保护支撑。对于部分地底存在地下水、暗流等情况,要通过导流引流装置对地下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导出,避免地下水源对施工工程造成影响,而且出于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也要对地下水流进行合理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与建设。在当前的园林建设施工工程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双头混合输出搅拌机。这种机器的使用特点在于可以对不同土质、不同杂质进行合理化的搅拌,并将搅拌均匀后的混合流体进行加工处理以应用在现场的施工之上。在支护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进行填充,如果单独进行采购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成本损失。
        (三)、园林建设现场控制特点分析
        园林建设施工工程中,耗能最大、投入资源最多的就是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实施。在传统的钻孔灌注桩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钻孔逐层爆破技术,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效率,能够实现精准爆破的同时,对于钻孔灌注桩的完成度较高。但在早年操作方式不当的情况下,爆破会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这种方法早已被取缔了。现有的液压开挖技术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效率、成果以及安全性能上的全面提升。在进行钻孔灌注桩之前,应用液压相关钻孔技术,对边坡进行良好的预先处理,随后在确定开挖起点的基础上采用液压装置对边坡实行逐层逐面的开采挖掘。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地下水的涌出和大量泥土泥垢的脱离,因此需要在循环水管的不断浇灌喷洒前提下,进行清理挖掘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由于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地势以及环境的影响无法将很多的植被花卉相结合,从而导致很多景观设计地点较为偏远。而在现代化景观设计相关的技术支持下,甚至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特点景观和花卉出现在同一地点。城市化建设与景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交叉性的融合与发展。现代化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先进技术的采用合理性,又要考虑到对于周围环境的保护性,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的城市建设工程师以及景观设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单志瑞.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00430-00430.
        [2]郑鹏.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00(018):1019-1019.
        [3]李舒娟.园林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应用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
        [4]聂敏,周涛.旅游景区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探讨[J].现代园艺,2019,378(06):210-211.
        [5]张利诚.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要点与难点探讨[J].风景名胜,2019(7).
        1 百度百科:园林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