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 李娜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娜
[导读] 摘要:对于中国的水利工程来说,有效的利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实施。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摘要:对于中国的水利工程来说,有效的利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实施。水利工程大部分位于邻水地区,受到水的长期侵扰,相对的其水利工程也受到一定的阻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其工程的快速实施,并且适当的提高其工作效率,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是影响我国水利工程高效建设的关键因素,会导致整体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也无法为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利、安全的用水条件。因此,必须要对软土地基展开有效处理,而想要达成更高的处理效果,就必须要对施工技术水平作出改进与创新,才能够确保软土地基得到有效的治理,进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加稳健。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软土地基多成型于长期轻缓流水环境,如各类江河湖泊区域,因为水源在地下土壤中反复渗透,使土壤颗粒更加疏质化,土壤层进而易发生形变,如果水流较为充足,渗透严重,还可能形成流质化土层,如地下泥沼,容易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土层上建设水利建筑后,因其抗压能力弱,所以很容易出现建筑沉降问题,一旦发生不规则沉降,还会导致建筑物撕裂破碎,造成严重损失。软土地基的特征有:①因含水量较高且结构松软,所以具有强压缩性,一旦受到强压,很容易塌陷,即便最初未能表现,土壤体积也会在承载重量达到阀值后出现明显变化;②透水性很差,因为其本身含水量较高,很难向下渗透,反而多是被表层土壤吸收,再加上地面淤水容易堆积,对建筑物也会造成一定的侵蚀,减少建筑物使用寿命;③扰动性很强,如果出现外力干扰易发生形变,若没有有效处理,即便早期没有发生沉降等变化,但一经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很可能出现水利设施坍塌状况;④土层结构比较复杂,各层之间有明显的性能差异,如果在施工前未对软土地基加以处理,很可能造成后期的不规则塌陷。
        2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土施工技术
        该类方法主要是指将地基中土质较软的部分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替换。一般来说,处于地基较下层的土壤由于受到多方影响,土质更容易产生弱化,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便会为后续的施工形成安全方面的问题。对此,施工人员需对此部分地基使用较为优质的原料进行加工或者替换,从而加强土质的坚硬程度。具体实施时,施工人员可运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废渣等材料作为软土基地的填补原料,从而对其进行硬化处理。使用废渣作为填补不但能够提高软土的整体负荷能力,还能将土壤中存在的水分尽量排出,从而为后续的暗穴施工做好前提基础工作。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碎石土完成土壤的垫层,则需重点控制施工的密度及厚度等方面的指标,使之达到标准要求。该类方法由于实际应用较为便利,且经济投入较少,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旋喷施工技术
        该类方式需使用旋喷设备来完成喷桩的加工,从而提升其运转的速度,此后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喷射方式将浆液关注到目标物上,从而逐步提升地基的稳定效果。这也是所谓的人工复合地基方式。运用此类方式能够对地基质量进行有效的优化提升,使其最大限度复合标准要求。随着工程项目需求的不断提升,浆液的类型也显现出一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便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条件和需求对浆液种类进行科学的选择。旋喷方式的技术特征不同,因此更适用于黄土及粉土等类型的土质,但其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对有机物质含量较多的软土层加固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在选择具体的施工方式时,首先应结合具体的土质类型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使用。


        2.3排水固结施工法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总是容易出现一些沉降情况,并且其建筑物稳定性较弱,因此,利用有效的排水固结施工的方法就可以有效的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在进行这项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对于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利用,实现其技术的集中排水。但是需要不断的更换施工方法,根据其加压方式进行建设。根据适合的情况来进行适合的技术运用,保证其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同时,也要避免相对的问题出现。
        2.4桩基法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桩基法适用于一些软土厚度较大的情况,其应用原理是通过桩基础将建筑物的压力作用在其固定的持力层上,从而避免建筑物的塌陷,但是软土层自身不能形成一定的摩擦力,需要使用一定的预制桩。其施工简单易上手,质量也比较高,可以采用中心向两侧施工,避免由于其密实度提高造成的难度,从而影响整个施工的进度。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土体内部压力过大,影响处理效果。桩基法也根据不同的情况分为几种不同的方法,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分析各种情况,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施工方法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技术应用更加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耗费等。
        2.5强夯法施工技术
        在地基发生巨大的外力作用,地质发生改变,周边地质形成夯坑以后,需要运用到强夯法来对软土地基展开加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工序开展:第一,展开动力的置换;第二,开展动力的固结;第三,展开动力密实工作。相比于其他的技术来讲,需要更少的预压时间,具有施工作业简便的优势,同时又能够收获更大的效果。但是,夯击力不足是该技术的一个缺点,造成软土地基沉降或是变形的情况较多。
        2.6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软基加固技术当中,水泥搅拌桩属于一项核心的加固技术,主要将水泥自身携带的固化剂性能加以运用,反复搅拌水泥,保障水泥能够与软土地基融合,促使软土地基能够得到加固。对于水泥搅拌桩技术而言,其具有不可忽视的极强的实用性,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应用该技术期间,施工队伍应该先明确水泥搅拌的区域,在搅拌期间,不间断地展开搅拌,保障水泥浆液能够整体融入软土地基当中,实现加固的作用与效果。
        2.7预压处理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时,预压处理法属于常见的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该处理技术的主要应用原理在于,借助重物自身压力对软土地基表层进行静载荷的施加,在静载荷作用下,软土地基之间的缝隙也会不断被压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层结构的综合性能。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预压处理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种类型,以前者为例,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现场的一些材料,如水泥材料、砂石材料、石板材料等,将其平整的堆放在软土地基结构表面,静待一段时间后,结构表面会在重物自重下开始沉降,同时会将土层中的水分和空气挤压出来,以此起到提升软土地基综合强度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若处理效果不满足既定要求,也将增加后续施工问题的发生概率,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相关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对于加快水利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后续维护成本支出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碧豪.基于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4):289-290.
        [2]高崇.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33):170.
        [3]刘利.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9(11):27-28.
        [4]章健豪.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地产,2019(19):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