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萍
仙游县大济垅溪小学 351265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重点学科,是学生顺利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习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关注。习作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板块,它需要语文综合素养为支撑,不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思维逻辑,还能够运用文字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思考和表达的角度出发,围绕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展开讨论,以期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思考;表达;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习作教学,主要是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展开,学生只需要将图片中的内容加以描述,对文学素养和写作框架逻辑并没有过高的要求。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明显提高,除了要围绕中心主线展开描写外,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词语使用、情感表达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见,善于思考,精于表达是高年级学生展开习作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在写作开始前,思考文章的的整体框架,表达怎样的感情、使用怎样的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要灵活使用多元化的词语、句式运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思考结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和探索适合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顺利表达,不但要会写,而且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一、增加学生阅读量,帮助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考方式
阅读与写作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教学部分,二者紧密相连,彼此间存在重要的相互影响作用。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是写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进步。作品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作者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们构思文章的方法,整合分类后将在其中学习到思考的方法,从什么角度、什么内涵、什么方向进行思考,都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在阅读量扩大后,通过不同类型文章的积累,学生在习作训练时不自觉地就会对列提纲的角度进行思考,经过几次训练后,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思考习惯。与此同时,阅读优质的文学作品在增加学生的阅读储备量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在脑海中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文学作品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也是作者思想特性的体现,学生通过积累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概括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思考方式,从而在面对写作训练时可以快速进入围绕题目的思考状态,又快又好的写出高质量文章。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课文学习时,教师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推进更多的此类型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到历险类小说的写作方式。学生对历险类小说有大致了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童话、历险记的写作。
在习作训练的第一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文章架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等,帮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写作,从而更顺利地进行习作练习。
二、开展多样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普遍采取命题的形式展开,因此,习作训练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白和理解作文题目。只有掌握了题目向要表达的含义,才抓了了作文的中心思想,正确的写作思路才得以由此展开。教师在开展习作训练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思考,明确写作将要围绕怎样的中心思想进行时,再思考选择怎样的素材“填充”结构,最后再润色语言表达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要明确习作训练的多元化教学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习作训练不只是局限于以笔和纸为载体,还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进行,在平时的习作训练课中,教师可以设计师生讨论的环节,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展开互动。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习作练习中,师生围绕“心愿”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彼此交流对“心愿”这个题目的理解,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选取怎样的素材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专注度,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使用鼓励式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习作学习信心
教师在对学生的习作文章进行点评和批改时,要注意使用鼓励式的评价方法,避免对不理想的文章的内容一味进行批评和指责。如果经常以批评的口吻指责学生,会导致学生失去写作的信心,认为自己不会写作,对习作训练产生恐惧心理。学生的习作成果如何不仅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要在点评和批改中找到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帮助,避免学生在日后的习作练习中再犯同类错误。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作文总结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写作,以情感保护为出发点,以温和的语气对学生进行指导。只有当学生对教师信任,对写作充满积极性的时候,其对写作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顺利发挥,在不自信的心态中,学生则很难将自己已经掌握的词汇、优美的句式应用到实际写作之中。与此同时,高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边缘,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引导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在学生习作练习取得小小进步时也要及时鼓励,为学生提供更好思考、表达的空间,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结束语: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习作教学对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发起了挑战。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要从思考和表达的角度进行探索,教师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表达积累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要留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精于表达,写出思想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精炼的优质好作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邢黎霞.善于思考 精于表达——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 2016.
[2]李多兰.善于思考精于表达──浅论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3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