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玉
吉首市谷韵民族小学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作为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考试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所在,阅读是课内的延伸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拓展阅读途径,增加阅读数量
课文阅读并不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唯一来源,虽然说大部分的教师都更习惯直接应用现成的知识内容来对学生开展阅读训练,但是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不会再利用课余时间去发展阅读兴趣,难以学会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增长见识。例如,在课堂上讲解有关小说结构方面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影视动画作品,由浅入深进行介绍,比如从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甄嬛传》入手,再到情节跌宕的悬疑侦探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之后中间再穿插一部分课内要求的名著讲解,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小说的架构,又能够进入自我思考的过程中,从而引发对于阅读的兴趣,学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源。
二、、趣味性的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能引起他们兴趣点的事物,比如小学生们普遍比较喜欢趣味性较强的故事性阅读材料,和一些自然风景图片比较多的阅读材料,就要善于抓住他们的各个兴趣点,推荐多种不同的读物,这样能够最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在阅读教学上要通过鼓励让学生养成一边阅读一边记笔记的习惯,从而有效地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比如在读各种人物描写的时候,会想到人物的装扮,以及他们生活中和自己的生活类似的小事情,及时的记录下来,能让他们更加享受阅读的过程,使阅读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的一部分。
当然,小学生由于想象力丰富,头脑中的点子比较多,动手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也可以鼓励他们在空白的纸上画出他们想象到的画面,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表达阅读后的所感、所想和所得。
三、巧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关键。教师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提问的方式,直接指出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在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重难点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如,教师在《珍珠鸟》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于人与鸟和谐共处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受年龄因素的限制,教师在这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人之爱”和“鸟之爱”两方面的结合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學生理解“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与珍珠鸟构建相互信赖的原因和过程,激发其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而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突破教学重难点,促使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完成课程资源整合
学生在课内的阅读中所学内容和篇章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的阅读教学要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也是学生吸收精华的有效渠道,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宝贵资源。标准化的语文课程内容是对学生基本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夯实,而课外阅读的资源更加丰富,如网站、电子读物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所需的阅读素材。例如,在阅读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实现课内阅读内容到课外阅读的延伸,为学生推荐一些写景类文章,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又能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将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到实践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学习与阅读,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稍有转变,但家长的角色价值则大大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在节假日时,带领他们的子女到图书馆读书,去书店选书,为学生构建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因此,作为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不断汲取各种新理念和新思想,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逄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