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运行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粟政
[导读] 摘要:在国家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的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市政污水处理设计对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重庆市铜梁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  402560
        摘要:在国家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的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市政污水处理设计对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雨污分离处理、污水处理水平、污水资源化利用能力、污水处理厂选址与布局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计优化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雨污分流;资源化利用
        引言
        结合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点得知,由于系统调动能力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污水厂运行负荷比较大,会影响城市污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科学调试,能够快速找到系统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及时处理后,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所以,本文深入探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运行要点。
        1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运行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全面调试,能够更好地检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进而保证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与水质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在提升水质的基础上,明显降低能源损耗,不断减少药剂费。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分布区域不同,其进水水质存在较大差异,在系统调试过程当中,工作人员要结合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污水处理厂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水质情况,合理选择调试方案。此外,通过做好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运行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损耗与浪费。
        2城市污水处理的既存问题
        2.1缺乏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规划
        城市污水处理是综合性的工程,科学有效的污水处理规划才能确保污水处理的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理想成效取得。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往往是发现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初期就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划,缺乏阶段性的污水处理目标和方案。很多部门在污水处理中也往往敷衍应对,没有意识到城市污水处理的迫切性和长远性要求,污水处理治标不治本,追求眼前效益等,城市污水处理始终没有走上持久稳定发展的道路。
        2.2缺乏完善的治理工艺和流程
        城市污水类型多样,处理技术和流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长期不受重视,技术投入不足,治理工艺和流程都相对滞后。无论是工业废水、雨水还是生活污水、林业污水等都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不同来源的污水混合提升了污水处理难度,也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效果不理想。技术创新不足,一些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没有落地,如UNITANK、CAST污水处理技术没有在二线一下城市推广下去。污水处理设备更新滞后,设施陈旧也影响了城市污水的处理实效。而城市污水处理流程不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性差,污水责任不明确,监管不足,治理效果差,甚至出现二次污染、治理不达标、基础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城市污水处理亟待优化与整改的方面。
        2.3缺乏有效的教育宣传和监管
        城市污水处理要想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从民众、企业污水处理意识的强化入手。而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主体是政府,企业、群众参与度不高。政府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更显乏力。虽然出台了不少政策和制度,但整体效果差强人意。这是因为政府主导内在局限性大,城市污水处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乏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城市污水治理机制中法律支持不足,社会监督不充分,污水处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难以落地,城市污水处理真实信息反馈受阻,政府部门城市污水治理负荷前行。而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城市污水问题关注较少,没有意识到城市污水处理中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污水处理逐渐沦为形象工程,应对上级检查,实际生产中制造大量污水,随意排放,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难度和压力。


        3系统调试要点
        3.1明确调试的具体内容
        (1)联动试车。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联动试车,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到设备运行故障所在位置,并对污水处理系统内部的各类工艺管道进行全面检验,确保工艺管道运行状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2)活性污泥的驯化。在驯化活性污泥期间,工作人员可以增加一定量的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来自当地污水,将不适应活性泥环境的微生物及时淘汰。(3)科学确定微生物指标。在保证污水处理水质的基础上,科学选择微生物指标,尽量减少能源损耗。根据污泥脱水特点,合理选择絮凝剂。(4)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根据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结果,对既有的污水处理流程进行改进、优化。
        3.2分流处理城市雨水和污水
        相关部门应在优化市政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重点加强对雨污分流的规划,坚持对雨水与城市污水进行分流排放与处理。设计人员应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加强对分流管道的合理规划,避免雨水排放管道与污水排放管道相互混接,造成雨水和污水的混合,使得雨水进一步遭受到污染,排放到江河中对地表水资源和土地造成污染。在雨水污水合流区域,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循污水处理的相关规定对雨水、污水进行截污和分流处理,以此来加快污水处理的效率,提升城市水资源的质量,切实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目前,全国多地老城区雨污分流设施优化与改造已经全面落实,相关单位在城区中分别埋设污水管与雨水管,促使污水经过分区输送后集中排入污水主干管,再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而城市中的雨水则通过管涵流入江河,完成自然沉淀和净化。
        3.3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水平
        若想让市政污水处理系统保持稳定运行,需要设计人员在进行污水管网设计时,根据城市污水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量的预测,然后计算设计出合理的管道路线、管道直径与长度等,避免在污水排放过程中出现淤积或管道堵塞的状况。同时城市中各区域由于功能分区不同,其产生的污水污染程度也大不相同,若将各区域污水集中处理,会耗费大量的成本,也会降低污水处理的效率;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先进污水处理技术的投入与应用,将污水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两种方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污水处理提供便利,比如引进BOT、PPP等污水处理建设运营模式,实现污水的分散处理,并利用CASS污水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技术等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厂处理污水的整体水平,使得污水净化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3.4活性污泥处理技术
        该技术属于生物类型的处理技术,在活性污泥和污水相互混合、搅拌、曝气的过程中,污泥中的生物活性菌发生作用,能够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得到污水净化的目标。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的主要设施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回流系统、污泥排放系统、供氧系统。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对于较大的处理负荷也能适应,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该技术处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活性污泥的活性高低以及泥龄长短,而上述工艺参数又取决于曝气系统的设计,因此,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确保生物活性污泥的供氧量,保障污泥和污水的充分混合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期市政污水处理设计应本着节约能耗、降低污染的原则,来解决传统污水处理模式对城市及其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雨污分流的规划,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等提高污水处理的水平以及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能力,并合理布局污水处理厂,降低污水处理对环境的伤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康军.城市污水处理设计与实际运行问题分析李康军[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1):187-189.
        [2]甘申东,余艳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环保科技,2018,24(6):5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