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晟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身份证号码:62010219750626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电子通信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抗干扰的方式中,利用接地方式来实现电子设备抗干扰的目的,是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一种抗干扰方式。在电子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做好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接地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使电子通信工程在实践中有效运用,研究人员要解决好抗干扰接地的问题,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安全性,保障电子通信工程顺畅的运行,而一旦在接地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必定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
        1抗干扰接地的概念
        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合理的抗干扰接地方式,可以为通信工程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运行保证。电子通信工程中的各种功能是通过一些设备的运行来实现的,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子信号在线路中需要经过地线,才能完成一个流动周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强大电阻的影响,会产生明显的电位差。这个时候如果抗干扰接地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会影响到各个线路的正常运行,从而使得各种设备的运转受到影响。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电源通常都是二百二十伏特的标准电压数值。如果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线路中出现短路等现象,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仅会对电子通信工程造成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采用抗干扰接地的方式,在线路中出现异常问题的时候,可以用这些电流导入到地下,从而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起到了对工作人员和设备保护的作用。通信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在运行的时候,由于设备的特殊性,会产生脉冲信号。如果这些信号不能及时的导出,就会产生很强的荷载,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利用抗干扰接地的方式,可以及时的把这些信号导出,避免荷载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在抗干扰接地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注重接地的地点,要尽量的选择离水源比较远的地方,同时,也要选择一些人烟稀少的区域,避免这些信号和电流的导出环节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
        2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策略
        2.1对地线自身的阻抗进行降低
        在设备抗干扰接地技术中,地线自身的阻抗力会对抗干扰性能的产生较大影响。即地线自身的阻抗会使地线各个点位形成电位差,导致电路运行出现问题。因此,想要保证电路运行正常,就需要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因地线阻抗包含电阻和电感两个部分,所以在降低地线的阻抗时,需对电阻和电感这两部分进行区分,同时根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降低。其中,在高频电路中,电感是地线阻抗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电线越长,电感产生的阻抗就会越大,所以在高频电路系统中,可采取多点接地方式来缩短导线的长度,使系统中各个接地点都能通过地线与邻近接地面相连接,还有尽可能采用铜片地线,以降低电感值的方式来减小地线自身的阻抗,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导线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在低频电路中,电阻是影响地线阻抗的主要因素,而且电阻越大,地线的阻抗就会越大,而通过计算公式R=S/A可得出,在线路长度和性质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降低电阻,所以在低频电路系统中,可通过增加导线的横截面来降低地线自身的阻抗。
        2.2布线质量
        工作人员实施接地操作的目的是保障设备运行处于稳定的状态,将设备的性能发挥到最大。

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设计路线,在具体实践中,通信地线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工作人员在进行布线时,要针对不同的电路做好相应的隔离处理。工作人员要在操作开始之前,认真分析电子通信工程的设计方案,避免在操作中出现电气绝缘事故。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导致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线路抗干扰的能力,还要保证接地操作的质量。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操作开始之前要对电压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布线环节在设备抗干扰接地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布线设计有利于促进布线质量的提高,接地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反复测试,同时接地位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在接地过程中要完成好每一个环节,为通信系统性能的正常、全面发挥奠定基础。
        2.3地环路干扰减少
        电子通信工程施工建设期间,需要对电子通信设备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多种接地方式,由此会导致多个地环路产生,这给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处理造成了阻碍,设备受到电流、电压的影响会生成电磁感应,最终受到干扰出现运行异常情况或者故障问题,因此需要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接地处理时的地环路干扰进行减少处理,最大化地减少地环路所致的不良影响,促使电子通信设备整体的接地抗干扰效果达标。实际进行地环路影响减轻处理时,主要对光耦合器和共模扼流圈等装置的电流进行科学的设计,以此使得这些装置应用期间的电流能够得到良好的切断启动控制,促使地环路所致的影响显著降低,并且工作人员对于地环路进行减少处理时,需要对地环路对于电子通信设备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且系统的分析,之后再对设备接地施工时的具体方位及数量等内容加强研究,结合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数据,对接地位置与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其可以在正确的方位进行接地布设施工,显著降低地环路造成的影响。还需要工作人员对于信号源、放大器的安装布设位置进行准确把握,之后对电子通信设备进行接地处理时,尽量要在远离信号源、放大器的位置进行设备接地,以此也可以减小地环路结构对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得设备工作时接收到的电流与电压处于正常状态,设备受到的干扰小。
        2.4有效设计屏蔽线
        屏蔽技术对外部电磁感应的干扰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屏蔽是指通过使用屏蔽体将空间中各部分(电场、电磁耦以及磁场合场)分开,断绝空间的耦合通道,既可以抑制耦合还可以产生较好的抗干扰作用。在进行设置屏蔽线时,应提前对系统进行合理研究分析,并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2.5定期进行检查控制
        应用接地方式来促进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过程中,需要定期开展检查、控制工作,并将这一工作合理、有效的落实好,能够促进接地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给予解决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定期进行检查控制工作,为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结语
        电子通信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有非常直接的联系。在电子通信工程中各种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为了减少各种因素对设备的干扰,提高设备可靠性,可以采用抗干扰接地的方式,达到抵抗干扰的目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随着设备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的出现,这些先进的技术给抗干扰接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变,通信工程行业必须要对抗干扰接地的重要程度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我国的通信工程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洪敏翔.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方法分析[J].神州,2018,(2):242.
        [2]范玉昊.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探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23):106,108.
        [3]袁黎.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8):12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