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策略 李国栋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国栋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身份证号码:41140319900616xxxx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全世界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总水量的2%。1949年,为了发展经济,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量工业废水通过管道排入江河湖海,对水资源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并在水资源应用方面存在许多浪费问题。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应用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针对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用水现状,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应用
        引言
        在农田水利领域工程实践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如喷灌、滴灌和低压管道灌溉等。根据农业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新型、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和灌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产品的增产增收,使得种植户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有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农电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现状
        1.1规划与设计缺乏合理性
        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勘察时多根据已有资料进行设计,关于现场实地勘察工作不能认真、仔细的开展,如此会导致节水灌溉设计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如不能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项目内的种植结构、对水源水质中的问题缺乏充足的了解、对于建设区域内土地隶属问题不明确等。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对农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设计时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如此也会导致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因此相关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仔细、认真的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准确、认真的分析,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如此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与我国农电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并将其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缺乏专业管理培训人员
        因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田水利中的灌溉技术还在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技术,所以这方面的专家数量不多,管理人才也是少之又少。且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高校灌溉行业,导致这方面的岗位缺失,没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同时,农民作为灌溉技术应用的主体,没有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其在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上都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只有提高了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才能在生产用水的过程中真正做到节约用水。这些岗位人员的缺失都是硬性条件,是造成当下灌溉技术缺失的关键因素。
        2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发展思路
        2.1设计前做好详细的勘察工作,全面推进并保证重点突出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且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水资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需要提前勘测实地环境,对周围施工环境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开展一定数据分析来更加顺利的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防止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就需要充分保证这项工程的规范性与可行性,并将其作用发挥出来,且在建设过程中着重体现重点内容,尤其是微灌技术、喷灌技术,如此才能有效的落实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工程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促进农田灌溉面积的有效扩大,从而能够更好的发展农业经济。另外,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漏建设过程中需合理分析工程所在地的水源分布情况,对原有配套设施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保证能够将其节水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2.2加强人员配置
        一项重要工程总离不开人为的管理和经营,而当下水利工程方面的人员配置还不够完善,许多应该配备人员的岗位严重缺失。国家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查漏补缺,详细配备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如存在什么疏漏,从而将责任细化到每个部门,让农民遇到相关节水灌溉的问题时能找到负责人,保证各个环节的浇灌任务都能得到落实。另外,为了使节水灌溉技术得以运用,真正做到节约水资源,必须设置专业的维护人员和维修人员。通过一系列工作制度的制定,让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还要设置宣传人员,加强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由于农村基本不缺用水,农民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水资源节省意识,无论是在灌溉还是洗衣服上,都造成了过度的浪费。由此可见,只有加强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推广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2.3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需要合理的分配与使用水资源,而通过高效节水灌溉的开展可有效避免浪费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在工程设计之前,需对当地水资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实现供水的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对当地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就需要将水资源分配到每个必须利用的地方。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更好的生态环境,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节约用水意识,对灌溉区域进行科学的管理,如此才能推动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优化配置水资源。
        2.4让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为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最大限度优化灌溉作业,技术人员在对农田灌溉方式加以确定之前,应深入到农田灌溉区域,全面勘查和研究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灌溉区域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水资源需求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出最终的可行性农田节水灌溉措施。在具体的农田勘查过程中,应注意量化分析用水需求位置、用水需求量和水源储备量等的各项指标,以此来良好把握用水总量,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用水量的科学分配,保障各个区域的灌溉用水得到随时调节,以此来达到良好的灌溉效果。
        2.5加大投资力度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就目前而言,从长远角度考虑,要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落实到位,为了节约水资源,要加大投资力度。也可以结合多种投资方式,如政府投资、企业助力、个人捐款等。从多方面了解节约水资源的投资需求,并将老旧的设备改造维修,引进新的人才和工艺。切实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增加资金奖励政策,激励人们投身到水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上,这样才能更好地运转节水灌溉模式,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推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结语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高效节水灌溉措施的应用可进一步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并实现水资源的最大限度节约。凭借着投资成本低、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的诸多优势,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很多地区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结合相应的农田灌溉用水制度,让水资源浪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基础上达到了水资源严格管理的目的。这对于农田灌溉水平的提升、农业的良好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节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12):173.
        [2]米尔扎吾拉音.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新思路[J].农家科技(上旬刊),2020(2):214.
        [3]郭传金.江西省宁都县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实施方案[R].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7:65~66.
        [4]程立军.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8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