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9/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18期   作者:吴国富
[导读] 在传统文化日趋红火的当下,重视利用经典诵读等日常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吴国富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宏桥小学 465550
        摘要:在传统文化日趋红火的当下,重视利用经典诵读等日常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小打牢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十分必要。本文结合近年来我校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具体阐述了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旨在能够给广大教育同行带来一些启迪与思考。
        关键词:经典诵读、传统文化、实践研究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极大地提高了国人的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学院星罗棋布,遍及世界各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如火如荼。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更应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责任担当。只有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有助于提振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小夯实基础任重而道远。当下,经典诵读已经成为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笔者结合探究中的思考,作如下几点阐述。
        一、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持我国自身的民族特色,促进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与源源流长的华夏文化影响密不可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先贤的文章中汲取智慧,拉动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弘扬好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塑造青年人的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长远着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一项利在当,功在千秋的奠基工程。尤其是在校园,利用经典诵读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精华、最灿烂的内容,更多的都是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载入教材中,譬如唐诗宋词、儒家经典,又譬如元明清时期享誉世界的戏曲、小说等,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隨。诵读经典正是要把这些文学和思想上的精华,通过阅读、背诵的形式进一步发扬光大。因此,从学生抓起,从现在做起,不失时机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运用教育装备,激发经典诵读兴趣。如在学习唐诗时,通过图文并茂的立体化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歌中,诗中有画的特点,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每年元旦,我们都要举行校园经典诵读节,让每一个班的学生都登上经典诵读的大舞台。活动前,各班围绕各自诵读内容,精心制作动态视频,在多媒体演艺大厅播放,这种集声光电、服装道具于一体的诵读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大大提高了诵读的效果。

因此,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经典诵读,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丰富、生动的呈现,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结合区域特色、丰富经典诵读内容。就拿我们新县来说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这里还是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目的地。脍炙人口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唱遍全中国。战争年代,这里户户有红军,家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有丰碑。厚重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是教育当代青少年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开展经典诵读的同时,我们把这一时期的革命文化纳入经典诵读内容,组织编写了《美丽的红土地》一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操,进一步弘扬大别山精神。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助推经典诵读活动。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应当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是能动的个体,都是教育的主体,在开展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走进经典,与经典展开对话,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校长应当千方百计创造机会,为学生主动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便利的条件。如营造经典诵读氛围,组织经典比赛、举办手抄报等活动,更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比如购置经典图书,开放图书室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相关经典书籍,让学生分享交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还应当督促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与评价工作,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典诵读机会。
        三、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带来的变化
        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从启动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其中我们的经典诵读节已经举办了五届。我们的诵读活动,既有依据学校制定的《各年级量化达标要求》,扎扎实实开展的考级活动,又有阵容强大、轰轰烈烈地舞台展示。由于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我们的经典诵读节一届比一届质量高,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积淀了传统文化,受到了思想教育。
        结语:利用经典诵读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弘扬好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把经典诵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让更多的教师做弘扬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并提醒广大教师发挥信息技术对经典诵读的辅助作用,不断提高经典诵读活动的质量,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叶雯芸.传统文化让校园溢满书香——福州市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12):1-4.
        [2]荣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