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晴 何思慧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金桥小学 四川省 成都市610200
摘要:一场疫情的突然到来,打破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全国上下在过年的氛围中不得已停止一切社交活动,停工停学来共同面对疫情,抗击疫情,所有人都被迫隔离在家,正常的生活模式被颠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可能会对疫情产生恐惧心理,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在开课之后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重拾信心,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学习氛围,使学生生活恢复日常轨迹。
关键词:疫情影响;班主任;小学;心理辅导
引言
在教育部对于学习停学的指示下,学生只能延长寒假继续待在家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对于新冠疫情的了解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再加之大家的生活都出现影响,很可能联想到一些平日看过的灾难电影,从而产生惧怕意识。此外,学生长时间在家,生活失去了往日的乐趣,容易产生烦闷、抑郁等情绪。再加之全家人在家中更加容易产生家庭矛盾,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困扰。学生这些疫情影响下的心理问题不可小觑,需要班主任进行及时干预,进行疏导。
一、在疫情背景下班主任需要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因
(一)学生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需要班主任心理辅导干预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日常接受的教育中并没有详细地介绍过一些传染病的知识科普,导致学生对于新冠肺炎不了解的情况下,看到这么严重的疫情管理,一时间很难适应。学生长期在家获知疫情的实时数据情况,也可能会导致一些应激反应的出现,对于新冠病毒的恐惧导致学生在外不敢与任何人进行亲密地接触,难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1]。尤其是对于一些周边社区或家属出现过新冠肺炎案例的学生来说,应激反应会更加强烈,需要班主任的心理辅导。
(二)疫情停学时间较长,学生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
在新冠疫情来临之前,学生已经开始寒假生活,本来每天可以自由地出去玩耍却突然被限制在家,学生日常的活动只剩下在家看电视,玩电脑等,但是与家人同处一室后,娱乐活动的时间会被严格限制,在家长的要求下,学生的隔离时间大部分被强迫进行学习。长期不复学,学生独自进行学习且没有同学的陪伴,学生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家里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后疫情时代网络谣言不断,学生或出现恐慌心理
在最严重的疫情告一段落后,在后疫情时期网络上仍会出现一些关于疫情的谣言,例如病毒变异,学生所在的城市或社区出现疑似病例、境外输入性病例等,有些并不是真实的新闻信息。但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运用网络时很难去辨别信息的真假,从而会对这些谣言产生恐慌的心理。这些由于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并不是在学生群体中的个例,而是很可能大规模出现的现象,需要班主任给予充分的重视,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在疫情影响下班主任实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采取家校联动共同营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班主任在校开始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家校双方对于学生的影响都非常大,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双方缺一不可。因此,班主任与学生的家庭进行联动,引导学生家长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例如,在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自由,不要过于干预他们的生活。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消除学生对于疫情的恐惧,利用有趣的家庭活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当前疫情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酌情带学生去一些远郊进行游玩,舒缓学生身心。
(二)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加强交流,学习科学知识构建积极心态
在开学之后,班主任不应该在班级内给学生渲染疫情的恐怖气氛,而是引导学生以一种平常心看待疫情的发展。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于疫情的了解,如“新冠肺炎知识科普”活动,让低年级学生对于疫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消除他们的畏惧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可以从一些医学角度给学生进行普及,并且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抗疫期间的英雄人物,通过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以这些医护人员和公务人员为榜样,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2]。
(三)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关怀
面对不同的学生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可能心理问题较轻微,生活不受影响,但是一些学生可能经受的心理创伤较大,很容易产生烦闷和抑郁的连锁反应。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找出困扰学生的心理症结,能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状况的方法缓解他们的焦虑和不安。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也要给予学生充分和关怀,定期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逐步解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弱化疫情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进行心理辅导的关键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运动是最好的形式。在疫情隔离期间养成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给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如晚上休息时间较晚,早上也不能按时起床,饮食不规律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这就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开始进行纠正和调整,从而使他们的心态得到改善。此外,开展校园内丰富的课内外活动,通过运动释放学生的多巴胺,使他们感受到快乐,从而弱化疫情的消极影响。
三、结束语
新冠疫情在学生群体中带来的心理问题需要班主任高度重视,并且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辅导方式的灵活运用来提升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给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身为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郭佳芳.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关怀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6):255.
[2]戴馨臻. 家校合作"疫"路相伴——浅谈疫情期间班主任工作的开展[C]// 荆楚学术(2020年3月).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