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 夏进尧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夏进尧1 潘异星2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2中晟宏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建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造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EPC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指向的是工程总承包的运行模式。该模式在当前的房建工程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房建工程能够实现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统一组织安排与管理,因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整合与效率提升。本文在对房建工程建造管理进行分析时,主要针对EPC模式,对具体的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EPC模式;房建工程;建造管理
        引言
        在EPC模式下,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建设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的控制,能有效地克服各阶段相互制约与各阶段地相互脱节的矛盾,统一协调设计、采购、施工阶段各项工作,为BIM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
        1建造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包括:项目经理任命及团队组成,项目经理必须对团队成员职责、分工、考核管理等进行明确,项目总体策划报批;组织建造施工的招标、投标、签约建造合同,资质审查、确认;对建造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查、认可;项目总控制建造网络计划、建造计划等文件制定、报批;按网络计划,督促设计经理出图纸计划及设计图纸提供;组织施工建造承包商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后,签发给建造承包商实施;督促采购经理制定设备进场计划;督促建造承包商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报送审批;项目部对建造承包商的进场材料、设备检验并记录;要求业主方按EPC总承包合同规定提供工程建造用地、能源介质等施工条件;对业主方提供的条件检查、交接;提请业主方按EPC总承包合做好工程预付款支付、合同款项支付;发布工程开工令;编制风险管理程序,动态跟踪和监控,负责风险管理的组织与协调。
        2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工作要点
        2.1工程进度管理
        实施EPC模式时,需要把握EPC模式下的管理重点,其中进度管理是EPC模式下管理的重中之重,因而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在房建工程合约中,一般都会强调当在关键节点出现工期延误时,总承包方需要担负责任,要向业主提供赔偿款。且业主可以根据工期延误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要和承包方解除合同。若承包方无法在工程进度内保障工程质量,业主也会一定程度的缩减对承包方的奖金。基于上述内容,管理人员更要重视工程进度管理,应从以下要点出发加以管理:首先要分析参建分包商在总承包合同中的合同额比例,要针对各个分包商制定相应的工期延误的惩罚制度,并定期进行工程考核,考核时要以施工的重要节点为考核重点,并进行定期奖惩;其次管理人员要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就进行施工进度控制的等级规划。总承包商应以工程建造制度为基准,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等级划分。一般可将工程进度划分为六个等级:(1)等级一:总承包方与业主各方确定的各个规划安排;(2)等级二:总承包的总体规划;(3)等级三:设计、报批报建和采购等;(4)等级四:月度计划;(5)等级五:周计划;(6)等级六:日计划。
        2.2施工场地布置
        通过搭建施工场地布置BIM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塔吊安装位置等布局情况进行一个三维展示;施工场地布置实现了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动态模拟,有助于施工场地的有效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建立三维BIM模型,分阶段进行仿真,显示交通组织规划、大型设备的使用、物料堆放和加工场地以及各主要阶段临时施工设施的使用是否合理,并通过对进场道路位置、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堆放、现场施工防火布置等的全方位模拟,更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工程的合理有序施工。


        2.3工程质量控制
        第一,开工前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须组织项目部人员梳理、确定项目的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流程;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及管理细则,并在建造施工管理中贯彻落实;做好设计图纸文件的签发、纠正及澄清;施工图纸审查会审、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措施或方案批准;对承包商施工准备检查并做好记录。第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对建造承包商的人员资质、施工设备、材料检查记录;督促建造承包商严格遵守合同、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按章作业;项目部进行施工全过程跟踪并监督,严控工序流程,做好质量记录;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应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经项目部批准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可停工。第三,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部应监督材料、工艺等施工参数的检查、取样和性能检验;按单位、分部、单元工程三级分部分项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对关键部位或工序应增加质量检验频次;不合格项须返工整改至合格并取得业主方同意后,方准进入下道工序。第四,设备及结构安装质量检验:需管理人员在场时进行到货验收及开箱检查并保留凭证,审查施工承包商开工后的机电设备及钢结构安装与调试方案,预埋件检查合格后才能商砼浇筑,对大件吊装过程进行跟踪管理、质量检查、吊装过程、试验检查,对调试启动试运行方案审查,对试运行情况报告、运行记录并做出评价。第五,施工质量事故处理:施工质量事故的认定、质量事故报告与质量事故记录。当建造施工质量事故危及工程项目安全时,应立即叫停施工,采取紧急或临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项目部应立即组织相关方协商并制定可行性方案,报批后实施。
        2.4梳理优化形成企业、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和流程
        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是业务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数据化、数据共享化。首先需明确共性业务管理的标准,即业务标准化。在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上,固化管理标准的共性流程(可在共性流程的基础上添加、删减个性化流程环节),即标准流程化。进一步将管理流程提炼形成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一张张表单,即流程表单化,再对表单各项内容进行数据挖掘、数据量化,形成直观数据,即表单数据化;表单的一项项具体内容是管理的基本信息源,按管理的内在运营逻辑,不同的管理模块会在表单管理的基本项上有交互,管理应用的便捷、智能则体现在一方信息录入,不同管理方均可共享使用,不同数据的集成则是根据业务管理的逻辑,按一张张环环相扣表单中的基本项进行链接、关联和集成,即数据共享集成化,实现数据在管理方面的价值支撑,这也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价值所在,也是在研发过程中需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IT人员花大量时间、精力不断研讨、优化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项目建造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效益起到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项目建造管理水平,才能确保EPC总承包项目圆满完成,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梁列彰.基于EPC模式的房建工程建造管理探索及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5).
        [2]蒲明.浅议房建项目采用EPC模式开发建设[J].居舍,2018(07).
        [3]邵昆.浅议房建项目采用EPC模式开发建设[J].四川建筑,2016,36(01).
        [4]王艳才.BIM技术在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35):142-143.
        [5]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6):39-44.
        [6]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25-29.
        [7]齐宝库,李长福.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25-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