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江锋
[导读] 摘要:在经济建设中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于建筑领域中,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
        浙江翔实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在经济建设中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于建筑领域中,都希望能够从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这种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如果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取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从工程实际来看,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建筑工程成本是影响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做好造价控制才能为建设方、施工方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文章通过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探析,提出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
        1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集技术、经济、法规、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模式,建设项目是一个过程,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也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然而当前的造价咨询业务仍旧局限在事前编制标底或事后审核竣工结算,这种情况显然是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不相符的。所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开始为人所重视起来。
        2 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对建设项目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项目建成以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每个业务主要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施工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跟踪,使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据了解,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1%- 74%,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6%- 24%。
        3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造价管理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由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组成,首先由建设单位的规划部门来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然后,再由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按确定的投资估算去实施,这样会使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脱节,无法确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是由哪个部门负责,一旦工程造价出现了“三超”问题,不能及时确定是哪一个部门的责任。
        3.2 忽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是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判断和决定不同建设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过程。决策阶段是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项目建设的成败与否。我国的工程建设前期估算工程造价的缺少详实资料,通常由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类似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类比、估算,所以投资估算与实际投入有较大出入。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是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3.3 欠缺全过程综合造价管理控制意识
        传统经验造价管理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降低了工程造价,其实质不过是核定最终的工程价款。由于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缺乏一种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与沟通,而监理单位局限于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很少参与投资决策分析,在施工招投标阶段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而且边设计边施工,经常出现施工单位改图纸的现象,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里运行,给建设单位、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3.4 竣工决算造价虚报多报现象普遍
        施工承包方为了获得超额利润,在竣工决算时存在普遍虚报多报工程量,重复计算,高估冒算,而发包方在结算时再请造价咨询机构进行事后监督,若其力度不够,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和监管不力,对承包合同、工程月度款、签证、变更中涉及造价的内容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将大大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交付使用和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


        3.5管理缺乏动态性
        传统定额管理是基于事先确定工程造价的政策,把属于竞争中最活跃的因素固定化,由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所以在资金管理中,会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此缺乏动态性,造成技术和经济的分离,导致造价扭曲。
        4 加强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
        4.1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投资决策,也是工程投资的行动准则。项目一经决策,就确定了投资规模和建设方案,在工程建设中,正确的决策是项目设计的主要依据,这种决策依据的应用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水准和投资效益。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应选择合理的建设规模,规模过小,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建设和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降低;规模过大,超过了产品的市场需求,导致销售不佳,也会使经济收益降低。在确定电源项目建设规模时既要考虑建设成本和考虑运行成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因此,合理的建设规模是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4.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在做出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下一重点就是设计。设计是工程建设施工的依据,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最佳环节。设计过程必须采用限额设计,根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总体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保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分配的投资限额来设计,保证不超过总投资金额。
        4.3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过程招标、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的基本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它是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等。对于工程的方案设计要进行优化选择,首先将多种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不合理的方案将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直接过滤掉。然后将剩下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在大的方向上首先要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使用科学的比对方法对其进行论证。对于工程的重点施工环节且造价高的部分要严密监控,不必要的功能可以删掉。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实行经济性价格比对,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设计。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及质量,减少返修,合理利用费用。
        4.4 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
        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会因为实际情况和设计阶段的不相符而发生变化,比如说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有所上涨,超出了预算的标准,造成造价成本上升;或者在实际施工中,遇到了工艺方法的不相符,需要更换施工工艺和方法,这会改变预期计划,使价格浮动。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除在审核时把关外,尽可能将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在开工前消除,对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要进行有效控制,要重视方案优化,尽早发现问题,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提前出具变更签证,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5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后环节,是对整个项目的合理性进行确定的重要依据,不管是施工范围还是业主都应该对工程价款的设计核算给予充分的重视。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还要充分遵照发承包合同来进行公平合理的工程结算。
        5 结束语
        进行工程施工的造价全面控制,实行动态管理,并且将各个重要阶段的重要事项进行较好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加的科学合理,使工程施工的造价控制到最低,完善造价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邱 容 燕工 程 全过 程造 价 管理 IJ I.广 东建 材,2 008(2)
        [2] 杨玉兰. 论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J]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35- 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