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丁尉钊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属于民心工程,其在整个市政基础设施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属于民心工程,其在整个市政基础设施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同时还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所以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切实掌握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要点。本文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问题入手,分析了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要点,提出了强化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技术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中,为切实提升其设计水平,需要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做好对其的勘测,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切实提升其设计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城市水环境品质的提升。笔者以下主要就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要点展开分析。
        1.管线综合布设要点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管线较为复杂,管线布设作为设计要点,其设计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性能。管线综合设计是在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范围中,各专业工程布置位置与竖向高程相协调,通过对管理综合布设进行合理设计,能有效地减少道路二次开挖,常见的布设方式有直接埋设、部分共沟、综合管沟等方式。但是在确定具体的布设方式之前,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参考依据来支持,比如完整的现状管线资料、规划管线资料、道桥专业资料等,严格按照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进行管线布设设计,且不同专业的管线需要始终设置在规划红线之内。当设计为直接埋设的方式布置时,其优势就在于前期的投入较少,而且施工技术较为简单,与其他专业的管线之间的协调较少。而不足就在于后期的管理难度大,容易形成二次开挖费用,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停水。若设计为综合管沟,其优势就在于能有效地避免二次开挖,便于管道的运维,埋设空间也能得到充分利用,其不足就在于一次性投资较大,不同专业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大,尤其是管沟内部的排水与防火和通风等方面的协调难度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但是需要利用BIM模型来辅助设计,在尚未施工之前,结合设计的施工图纸,通过计算机对图纸实施预装配,从而对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能预先找出未来在施工中不同设备管线之间在位置上的冲突和标高上的重叠,再结合模拟的结果对设计图纸进行深化,从而更好地确保市政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管线的综合布设水平得到提升[1]。
        2.给水管道设计
        在进行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时,主要是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尤其是要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给水管道进行合理设计,既要保证给水安全,又要确保供水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在进行给水管道设计时,其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对给水管道的位置进行确定,合理设计给水管道材质,保障给水管道质量,才能避免管道质量受到影响。在设计横穿道路的管道和深覆土段的管道,因为设计位置较为复杂,给水管道设计难度较大,应根据当地给水设备的实践,详细分析和掌握地形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尤其是要以各种技术资料为支持,比如现状管线物探资料、竣工资料、设计资料,以及规划管线种类、管径、走向等规划管线资料,以更好地优化市政给水管道的设计水平。在进行选材时,需要秉承经济实惠原则,确保所选材料具有耐压等级高和质量规格达标。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平面、纵断面、管件结合、管道附属构筑物、附件井建筑等设计图的设计,以保证图纸设计得科学合理性,既要确保图纸设计比例与工程项目标准要求相符,又要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在设计全程需要做好各项信息数据的记录,结合前期勘察和BIM模拟结果,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对市政给水管道的走向、铺设方式、阀门井、消防栓井等进行科学设计。


        一般而言,在给水管线卫浴人行道之上,每120m间距布设一个消防栓,每隔一个就去设置是一座阀门井,并结合道路坡度进行排泥井与排气井的设置,秉承高点排气和低点排泥的原则,最后绘制节点详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若管材采用的是球墨铸铁管,那么管道承插口的方式需要结合给水管网平差图中的管道流向来确定[2]。
        3.排水管道设计
        在排水管道设计时,主要是结合市政工程的实践,对设计内容和设计标准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污水、雨水管道与雨水口的综合布设。尤其是在立交桥和下穿通道中设计排水泵站时,应对其实施专项设计。而污水管道则主要是用于污水转输和道路两侧地块排放污水的收集,并在排水管道设计中加强对污水处理方案的分析,对城市污水处理要做到即时有效,这样才能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降低污水、洪水给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雨水管道和雨水口主要是收集上游雨水和本路段的雨水,确保路面积水得到快速处理。尤其是在排污管道设计时,应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从服务面积和常住人口等方面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切实做好污水变化情况的模拟和管道参数的设计,结合可能形成的排污压力,针对性地做好排水管道的设计。而在雨水管道设计时,则是根据雨水管渠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汇流面积,测算暴雨强度参数,对雨水管渠系统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在暴雨时及时地将其排除。
        在进行排水管道设计时,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城市排水标准和排水体制、做好排水规划。结合受纳水体和雨水分区做好雨水规划,采取就近排放原则,但是排放水体需要细分,采取高水自排和低水泵排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区排水方案。在污水规划中,需要做好污水量的预测,常见的预测方法主要是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以及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还有城市综合污水量指标法,最终对近远期污水量进行确定。但是需要做好污水分区设置,在设计污水主干管时,需要采取顺势较低处辐射,这样就能减少埋设深度,降低工程造价。
        在排水管网综合设计中,需要结合设计类型而采取针对性地设计要点。在道路排水管网设计时,需要通过前期收集的资料,对排水管径进行合理确定,结合道路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对道路的排水方向进行复核,对雨水和污水管道管线位置进行确定,才能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而在进行截污设计时,常见的污水截流井有截流槽、截流堰、槽堰结合、跳跃式。一般而言,污水截流井主要是采取多种截流井相结合的方式,若河流管出口高程在防洪水位之上,那么则采取截流槽,而如果低于防洪水位,且管径较大,那么采取槽堰结合式,但是截流井的堰顶需要处于防洪水位之上,并尽可能地将截流堰高度减少,从而避免给上游带来更多地影响。如果管径小,那么就采取设有鸭嘴阀的截流槽[3]。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过程中,技术决定着一切。所以我们必须注重设计技术要点的掌握,强化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开展以上工作,夯实工程质量,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何强.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23-224.
        [2]汤磊,郑凯,薛丽敏.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及施工研究[J].居舍,2020(08):117-118.
        [3]吴运强.浅谈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J].门窗,2015(12):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