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中小学阶段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在此阶段容易对一个人的成长轨迹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除了家庭因素的影响之外,学校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地方,老师的言行,学校的建筑风格特点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在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作用,中小学校园的建筑设计是否人性化给学生带来的安全感也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小学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意义以及中小学建筑设计的一些设计策略,希望为今后的中小学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人性化;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追求商业利益,现在很多的建筑商开始将重心放在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中来,当前的中小学建筑也不例外。中小学建筑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推广人性化建筑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体现一个学校的价值,彰显一个中小学校园应该有的价值风貌。那么在中小学建筑中施行人性化设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如何从学校的角度来客观的评价在进行中小学建筑的过程中出现的人性化设计的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行中小学建筑人性化的设计是本文需要认真讨论并分析的问题。
1.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1.1 满足中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
中小学阶段是塑造一个人身心特点、行为习惯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只有身心特点以及行为习惯培养好,在今后的人生中才能为事业、工作、生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得中小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心情愉悦以及心情放松,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更能满足他们的行为以及心理需求。比如说国外的很多中小学建筑的设计风格非常生动,能够较好地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氛围,这对中小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有利于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最近这些年一直相持不下,除了父母的因素外,学校也承担着较为大的责任,相关数据表明,中小学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更好地避免了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说,在今后的校园建筑中更好地考虑人性化因素的设计,比如说走廊栏杆的高度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楼梯间的设计是否更加合理等等,这些看似较小的问题,却能够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巨大。
2.中小学校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2.1 中小学校园人性化设计的微观设计原则
中小学建筑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时期体现作为学校层面的人文关怀。从事中小学建筑的相关设计工作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尽量从影响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比如说学生教室距离操场的距离能否满足一定的减噪要求,防止因为噪声过大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区是否和娱乐区进行分离,这里的娱乐区主要指音体美等场所,这样能够更好地方便学生系统的学习。教室外走廊栏杆的设计高度等是否在学生经过的时候满足高度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将人性化设计充分融合到中小学建筑最为典型的方面,目的只有一个,那么就是为了中小学生的安全以及学习。
2.2 中学校园人性化设计的宏观设计原则
何为宏观的设计原则,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从布局方面考虑,将可能影响中小学生的 其他因素充分考虑其中,这样做能够从源头上防止因为细节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安全等问题,在把握宏观原则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地核心思想,将人性化设计贯彻始终,这样才能最后的建筑中充分展现学校对于学生的关怀以及学校的文化底蕴等。
3.当前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常见问题
3.1建设思维成人化
目前,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步骤大多是由学校提出建设计划,然后邀请有关团队进行具体设计,然后上报上级部门审批,最后批准建设。整个过程的参与者都是成年人,思考方式上缺少中小学生的那种纯真的想法,可能利益因素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一部分,不能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这在今后建筑投入使用后会造成较大的麻烦,与此同时也违反了中小学建筑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目的-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建筑环境。最后,使得建成之后的建筑没有一点人性化的味道,成人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大相径庭。
3.2 建筑舒适度不足
中小学生相比在家,在学校的时间更多,所以校园的存在不仅仅是学习,同时还是一个重要场所,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因此,针对当前的中小学生来说,学校是另一个家,它不仅具有自己的位置和场所,而且其环境等也要满足要求,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和生活两不误。设计和创造一个舒适的活动和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但是,大多数中小学在设计和施工中舒适感不足的问题。例如,走廊空间狭窄,形状单一,使用彩色玻璃会影响学生的照明。容易给学生带来无聊和沮丧的感觉,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不大。
3.3安全方面考虑不足
与成年人相比,中小学生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活跃,丰富的生活经验,缺乏知识等特点。因此,中小学生更有可能尝试新颖和危险的事情并采取某些危险的行为。因此,在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考虑可能导致危险事故的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问题[4]。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在当前的校园建筑设计中很容易忽略中小学生的特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更多的建筑拐角,污染或坚硬的装饰材料,不合理的窗户设置,狭窄的走廊,较少的安全通道等。
4.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探究
4.1校园建筑要能够营造出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
“人性化”应该是中小学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概念。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设计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建筑设计的美学和实用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在确保学生舒适的同时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学习和生活上的便利。例如,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台阶的高度。同时,相应的护栏也应配备“双扶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如上所述,走廊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在走廊形式,宽度等方面的设计过程中,不仅应满足基本的出入需求,而且还应考虑学生活动,休息和社交互动的需求,以形成灵活,多样且可变的小组空间。另外,中小学生处于活跃的生活阶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鲜艳的色彩和形状,营造更加愉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4.2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充满生机的建筑形象
中小学建筑物必须具有更正面的形象,满足中小学生的审美需求,体现校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于更舒适的空间。学习生活。从近年来校园建筑形象的发展来看,校园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独特的建筑形象,提高学生对校园建筑的理解,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中小学校园建筑不仅应体现学校的文化和历史,而且应具有整体美,色彩美,形式美,创新人性化的设计。
5.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中小学建筑人性化设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这也成为评价一个中小学施行素质教育效果的客观依据。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只有更充分的考虑人性化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友平.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3):1019.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13.0994.
[2]张健君.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0,(8):9,11.
[3]李天丞.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1196.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20.08.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