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杨华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华
[导读] 摘要:石油石化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发生事故造成人员死伤和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
        新疆中泰纺织集团公司  新疆巴音郭楞  841000
        摘要:石油石化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发生事故造成人员死伤和财产损失都十分严重。个别地方性质的石化企业更是事故频发,石化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安全生产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安全管理、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阐述了石化企业的生产特性,分析了石化企业当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了解决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
        引言
        石油化工产业是对石油或天然气等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工产品的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具有易燃、易爆、毒性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多,容易出现各种事故,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难题。石油化工企业一旦出现事故,轻则耽误企业正常生产,重则造成厂毁人亡,历年来这方面的惨痛教训较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特别是对于高危的石油化工行业,更是要加强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级别,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1.1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中,不同规模企业制度建设不同,一些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但是一些中小型石化企业的实力有限,生产规模小,缺乏有效的资金塑造和专业人员管理。由于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匮乏,导致企业安全人员培训机制不健全,影响安全培训效果。同时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制度督促,在工作中存在偷懒或者违规行为,一旦出现问题后管理人员以及部门间互相推诿。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率的提升,使石油企业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将对石油化工企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建设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顺利生产,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1.2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到位
        要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典型案例,组织安全知识学习讨论,加强安全经验分享,打造企业安全文化,在员工中树立安全意识。然而,很多企业领导只看重企业效益,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不够重视,多以事后分析为主,教育相对滞后,并且很多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从根本上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违背安全生产规程的情况经常出现。
        1.3石油化工企业承包商质量参差不齐
        石油化工产业中,不同的生产环节以及流通环节都需要与承包商合作完成,但是通过对承包商的质量调查分析来看,能力、素质和实力参差不齐。很多承包商眼中只有经济利益,对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不重视,进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同时在承包商的选择过程中设置的门槛比较低,准入资质把关不严格,导致很多承包商缺乏经验或者资质不足,导致在生产或者承运等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承包商为了能够获得承包资格,伪造资质或者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得承包资格,而由于自身实力不足,必然会导致管理上的问题和隐患。
        2解决化工企业安全问题的相关措施
        2.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企业工作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其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发生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层级管理,如发现玩忽职守、违规操作等行为,不仅要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其上一层级责任。另外要针对生产者的岗位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展岗位应急能力培训,提高生产者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杜绝因疏于管理和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
        2.2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高效、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分为预防型和事后型。预防型通过提前制定安全目标,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定期组织安全生产评价。预防型通过生产前的详细分析,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后型是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分析,调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下次出现相同问题,具体实施整改,完成后评价整改效果。事后型管理模式在事故发生后才引起重视,相对被动。


        2.3确保生产设备质量
        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在近年来逐渐扩大,随着产量的提高,生产设备的负荷也越来越大,容易出现诸多安全隐患,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提高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与检修,已达使用年限的陈旧设备,不应因其还能继续生产而勉强使用。对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如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技术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确保安全隐患的彻底消除。
        2.4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工作中涉及到很多高温高压的反应,而且生产的原材料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等高危性特点。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基层人员作为生产操作的直接参与人员,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尤为重要。石化企业需要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制定生产实践课程,提升石油化工安全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操作技能,丰富从业人员安全事故的处理经验,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从业人员的奖金、绩效挂钩,使从业人员能够坚持安全生产准则,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2.5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制度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中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概率比较高,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能够减少事故中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是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消除事故的不良影响后果。首先,对石油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进行排查,并针对这些容易出现事故的环节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中,除了制度建设外,还需要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降低安全事件中的财产损失。
        2.6 加大承包商安全管理
        近年来,承包商在承揽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暴露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主体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等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威胁着企业安全生产。针对以上问题,应着重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健全安全职责,加强管理落地,关键危险环节严管:一是全面清理不合格承包商和不符合条件的承包商,对不合格的承包商不合格的人员进行清理出厂;二是严格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在进厂前按照有关安全培训要求进行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办理工作证后进厂作业;三是严抓承包商作业全过程管控,凡是承包商作业的区域和作业点,从作业开始到作业结束实行负责人全程管理和监护人全程监管;四是严格落实现场作业工器具,对脚手架、登高作业安全带、人员着装、电焊机等承包商施工的工器具进行严格检查,指定专人负责和检查落实;五是全面推行承包商黑名单和绩效考核淘汰机制,启动承包商及人员黑名单管理机制、开展承包商安全评估工作,将承包商安全业绩与承包商入厂资格挂钩,对安全业绩差的承包商实行淘汰机制。
        2.7 着力提高检修作业风险控制能力
        检修作业一直是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风险,尤其高危作业始终都是企业伤亡事故频发、高发的薄弱环节,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风险辨识不到位以及监管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对此应采取了积极改进措施。首先,不断摸索和借鉴兄弟企业先进经验,建立一整套作业管理标准,培养一批合格的管理及监护人员,锻炼基层安全工作分析能力;其次,积极推行“无危作业 ”的风险管理意识,相关主管部门下达日常高危作业控制指标并予以控制和考核落实,确保检修作业风险可控、受控;另外,按照事前预防原则,通过检修作业交底强调提前落实工艺、设备、安全所需条件,强化各级负责人检修作业前责任落实和措施到位,从而使现场作业生产交检修和检修交生产得到辨识和控制。同时,对作业许可的批准权限进行调整,按照分级管理和升级管控的原则,管理提级,使之更适于现场管理执行和措施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易燃易爆的环节和物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由于石化制品中都是以液态或者气态形式存在,一旦发生泄漏控制难度加大,而且本身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性会导致危害进一步扩大。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需要先对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对策,提升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性。通过对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等控制生产源头,完成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朋飞.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2):174.
        [2]张玉鵾.浅谈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设计[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10):41.
        [3]赵辉,高琪,李文辉,等.浅谈石化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8(21):82.
        [4]何丰龙.安全文化建设在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月[J].区域治理,2018(39):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